不知何时,扫码支付已经成为国人重要的生活场景。正因此,几天前微信一则调整手续费收费政策的公告,引起了不小波澜。根据新规,从3月1日起,每位微信用户有终身累计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超出部分按0.1%收取手续费,每笔最少收0.1元。
一时间,有人星夜提现,有人黎明卸载。用户这么做是有底气的:近年来,不仅中小银行,国有银行推出各类型的网上转账也悉数免费,“普惠金融”浇灌人心。对于习惯了“免费”的国人而言,对收费的第一反应是抗拒,即便是互联网金融服务也不例外。更何况,苹果公司的同类型产品18日凌晨登陆国内,消费者的替代选择更为丰富。纵观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抓住用户体验才能抓住人心,微信逆势收费不讨好,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批评微信“雁过拔毛”,也并非市场逻辑。这是中国第三方支付业务竞争白热化的生动写照。一方面,腾讯长期为小额高频的支付业务垫资,或许已“不堪重负”,有人测算其额度是每月1.92亿元。另一方面,对于试图让微信钱包向更多支付场合敞开的微信而言,0.1%的手续费更像是留住资金、激活微信消费的“价格杠杆”。有媒体分析,通过提现手续费,减少用户资金流出,不仅可以做大沉淀资金池,也能进一步将沉淀资金导向旗下的理财产品。只不过,用户对这种“堵而不疏”的策略认可度不高。
冷静来看,市场没有免费午餐。即使借助了互联网技术,交易费用也不可能降为零。那么,真正的问题在于:谁来承担成本。支付宝选择在网页版转账收取以及向商户收取手续费;而苹果公司新产品则反过来向合作银行收取交易手续费。与前者比,微信缺少自己可控的支付场景;与后者比,又缺乏议价能力。正因此,在这次收取提现手续费的决策中,微信略显尴尬。
其实,不管是向商家还是消费者收取,交易成本就在那里,最终承担者还是消费者。从这个角度讲,批评微信收费,意义或许并不大。消费者能去留由心、用脚投票,是移动支付充分竞争带来的红利。反过来,企业的决策自由,也应保障。收费作为企业的商业决策,能否成功,也应交给市场来检验。
不过,用户关于互联网支付收费和免费的争论,依然很有意义。它提醒我们:降低交易成本,优化移动支付环境,我们还在路上;而企业的决策者是否围绕用户体验决策,将影响成败。
随着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竞争越发充分,有人可以因领不到“敬业福”卸载支付宝,自然也有人可以因微信收费而取走零钱,“一毛不剩”。事实上,中国互联网经济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只有进一步发挥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红利,并从制度入手降低市场整体的交易费用,才能真正让消费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