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概股回归浪潮下,聚美优品也迈出关键一步。作为国内首家赴美上市的垂直电商,聚美优品日前宣布已经收到了CEO陈欧、红杉资本等大股东的申请,公司将进行私有化。聚美认为,企业在美股估值偏低,而股价压力也为企业转型套上“枷锁”。不过,回归后的聚美也将面临国内更加不成熟的投资环境,转型概念能否得到极具投机心理的资本市场认可有待检验。
回归:上市两年私有化
与昔日“变着法儿”要在美股谋得一席之地不同,如今的中概股企业更愿回归A股。继当当宣布私有化后,披着国内首个成功赴美上市垂直电商光环,聚美优品也在赴美上市22个月后于2月17日晚间宣布私有化。
聚美公告表示,公司董事会收到来自聚美优品CEO陈欧、红杉资本等递交的私有化申请,准备以每ADS(存托凭证)7美元的价格进行。
聚美优品于2014年5月赴美IPO,成为中国首个赴美上市的垂直电商。当时,聚美发行价为每存托凭证27.25美元,共计1110万股,市值达到38.7亿美元。随后于当年8月达到迄今以来的最高值,接近40美元。据了解,此次提出私有化要约的买方掌握有90%的投票权,私有化已成既定事实。
聚美自2014年股价达到迄今为止历史最高峰后,股价开始逐步回落,并于去年8月跌破10美元。最近半个月,聚美股价一直处于5-6美元间。
掘金:A股期望更高
市值被低估几乎是所有上市企业私有化时都会提到的原因,而此前A股市场的良好表现成为中概股集体回归的催化剂。在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看来,虽然目前国内股票市场表现不佳,但给予电商企业的期望空间还是非常高的。
陈欧在公开信中谈到,在目前的美股市场,聚美被严重低估了,“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证明了公司优异的执行力,但股价却没有反映出合理的公司价值,甚至低于一些在规模和盈利能力上远远落后聚美的公司”。
巨大估值差成为吸引中国电商企业回归的诱因。沈萌表示,此前A股的牛市表现已经把中概股回归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虽然目前国内股市市场整体疲软,但这只是相对的,个股还是存在非常大的机会”。
善炒概念的互联网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近来成为香饽饽。沈萌认为,这也与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环境有直接关系,与美国关注长线投资不同,国内的投资市场并不成熟,投资者关注的是短期投资利差,“他们也是抱着投机心理”。在沈萌看来,中概股们诉苦的估值偏低也是美国投资市场成熟的表现。
其实,国内政策方面也在为中概股回归铺路。去年6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放开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经营类电子商务)外资股比限制的通告》,相当于为中概股回归开了绿灯。上海战略新兴板也呼之欲出。据了解,除了此前当当、360等一批企业宣布私有化外,有消息称,包括百度、阿里巴巴等巨头也在酝酿回归。
转型:打造颜值经济公司
除了市值问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转型灵活性也是聚美必须解决的问题。
陈欧表示,私有化有利于公司在转型期更灵活,做更长期的决定,能让公司更好地应对转型和竞争,“作为一个非上市公司,我们可以更好地沉下心来做最正确的事情,而不用被股价和财报分散精力”。
其实,以美妆电商登陆美国股票市场的聚美早已不再以美妆电商自居。去年9月,聚美宣布转型,由“平台业务转向直营模式”,主推海外购业务 “极速免税店”,盈利模式也从服务费转向了采销差价。品类方面,聚美也开始以母婴方面砸下重金,以2.5亿美元投资宝宝树。
上月底,聚美又宣布进军影视文化,打造“时尚娱乐+电商”新模式。陈欧表示,在聚美未来布局中,电商将只是公司业务的一部分,只是属于服务、价值变现的方式。聚美会开辟更多的新业务,整合影视、明星、网红、内容各种资源去创造影响力,靠影响力带来流量和用户,“三年内打造成中国影响力最大的颜值经济公司”。
不过,电商企业回归后也将面临国内资本市场的挑战。沈萌认为,聚美回归后有利于提升品牌效应,并为资本市场讲更好的“故事”,但如何吸引极具“投机心理”的国内投资者将是不少的挑战,“其实在任何一个资本市场,企业转型措施都无所谓,投资者真正关心的是转型后的效果”。这也是回归互联网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聚美优品主营业务变迁一览
2010年 聚美优品成立
2014年5月16日 以美妆垂直电商赴美上市
2014年年底 涉足跨境 电商
2015年年初 发力母婴及跨境电商
2015年9月 推出海外购业务“极速免税店”
2016年1月 进军影视文化,打造“时尚娱乐+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