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在努力打造堪比BAT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地位
BAT越来越文艺。
BAT已经成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无论是个人与企业,都对BAT有强需求。即使这样,过去的2015年,BAT都在不停地延展自己。
百度启动了“航母计划”,面向外部投资者开放更多的百度资产。一方面将教育、音乐、外卖等资产开放出去吸引第三方投资者,另一方面自己不断加强O2O、医疗、汽车交通及技术方面的投入。
阿里在电商、金融之外,又在试图打造文娱、媒体、O2O的帝国。2015年成立阿里影业、阿里健康、口碑网、阿里音乐、阿里体育,这些业务板块明显和电商、金融不一样。
腾讯一方面围绕社交SNS、游戏、泛文娱、O2O等加强优势业务,另一方面也在金融、电商、医疗健康等领域继续加大投资。腾讯也成立影视公司,还收购了盛大文学并成立了阅文集团,投资3亿元布局动漫产业,最大程度地去盘活IP.
过去,用户对BAT有着清晰的搜索、电商、社交的“硬需求”,但现在,它们在变得更有血有肉,还会满足用户许多“软需求”,而且都不同程度地触及文创领域,变得越来越文艺范。
以苏宁提供的综合服务以及庞大的体量,已经成为了BAT外又一个基础设施。张近东在最近的讲话中都不再只强调苏宁的零售业务,而提的是零售、地产、文创、金融、投资五大产业,很明显苏宁也希望自己提供的服务更加多元、系统,有硬有软,有技术有文化。
大苏宁生态圈的想象空间
苏宁要想树立自己与BAT一样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地位,成为BATS
一是连接力的强弱程度。
这几年呈现了很明显的趋势,用户需要的是一种现实与虚拟完全融合,线上线下不分裂的体验。随着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深度渗透,纯粹的线下商业与线上商业会逐渐让位于无限吸纳连接与关系的叠加体验。苏宁的优势是,一直在商业上竭力去完成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有效融合。张近东认为,苏宁从早年人们质疑的左右手互搏,已经变成了今天人们羡慕的两条腿走路。如今,虽然全社会普遍认同O2O是未来的趋势,但仍然有大量的企业还在O2O的路上艰难摸索。究其原因,要么存在线上短板、要么存在线下短板。苏宁在新型商业的探索上,也在促进它的地产业务,依托苏宁自身商业服务的优势,在行业地产模式“从重到轻、由硬变软”的大趋势下,苏宁拥有更多的创新机会。同时,2015年,苏宁在体育、娱乐等产业领域,形成了系统化、专业化的业务布局,2016是体育大年,PPTV、苏宁足球俱乐部的发展都将迎来前所未来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苏宁在从“衣食住享用”上全方面的覆盖用户。
二是对效率的提高程度。
除了建立强关系,提高效率是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带来的最直接效应。2015年苏宁聚焦家电、3C、母婴、超市,取得成效,手机品类线上增速109%,超市品类增速300%。2016年,苏宁还要围绕海外购、中华地方特色商品双线驱动,形成品类特色。对于线上第一品类百货类目,要联动苏宁广场资源,细分子类目、细分地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2016年苏宁提出的是培养出一大批销售过亿的供应商,打造50个5000万以上,200个2000万以上,250个1000万以上级的商户。
苏宁提供的新型基础设施可以使得商品、服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近距离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从而让购买、决策以及商家采购的流程变得极为高速。
三是看生态文明建设怎么样。
BAT为什么这么看重文创,是因为他们通过拥有基础设施而拥有了强关系,从而建立起生态链。但是,套用一句我们听得烂熟的话,还得“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想做BATS,大苏宁生态也得去做这件事。
张近东认为,伴随着一系列投资布局和战略联盟,苏宁为自身的互联网零售、平台化发展建立了丰富的行业顶级资源。这些行业优质资源正演变成以苏宁为纽带的生意链和生态圈。并惠及地产、文化和金融等领域,从而构建起以生态圈为基础的平台化模式。
苏宁是什么?可能会贴越来越多的标签。特谢拉转会,拉米雷斯转会,国内外的体育报道,都在反复提及一支叫苏宁的足球队。未来,苏宁对于新新人类来说,可能就是足球队,而通过足球队,苏宁与90后,甚至00后们在购物、买房、金融、娱乐等方面又重新建立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