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要闻
淘宝的追杀:“告到他倾家荡产”仍在努力
2018-05-04 10:04:54
1683浏览
近日,淘宝诉假冒“大嘴猴”服饰卖家案迎来终审判决:该案在一审被法院驳回全部诉讼请求的情况下,二审成功扭转局面——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撤销原判决,改判售假者孙某酌情赔偿淘宝商誉损失3000元,并承担律师费6000元。

近日,淘宝诉假冒“大嘴猴”服饰卖家案迎来终审判决:该案在一审被法院驳回全部诉讼请求的情况下,二审成功扭转局面——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撤销原判决,改判售假者孙某酌情赔偿淘宝商誉损失3000元,并承担律师费6000元。

此次被淘宝诉至法院的孙某因销售假冒品牌服装,数额达5.7万元,于2015年被判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29000元。

淘宝的追杀:“告到他倾家荡产”仍在努力

4月23日,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改判售假者赔偿淘宝损失9000元。

据记者了解,这起案件是阿里巴巴通过民事诉讼向售假行为宣战的系列案件之一。在此之前,阿里已接连在上海、深圳、杭州、义乌等地法院向售假者提起诉讼。

对于这次终审结果,淘宝方面表示尊重。在他们看来,尽管历经波折,但也凸显了淘宝对售假者展开诉讼围剿、毫不妥协的决心;而呼吁全社会重视售假危害、提升售假行为的违法成本,“把售假者告到倾家荡产”,依然将是淘宝未来努力和前进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打击制售假让国家投入大量执法资源,电商平台也耗费巨大人力、资金,处罚力度却往往不成正比,难以对售假者“一击致命”。

如2017年,根据阿里提供的线索破获的制售假案件,执法机关当年进行刑事打击的共740例,初步统计有刑事判决的共63例,判决129人,被告人从被采取强制措施到宣判的平均办案时长约344天,而最终判缓刑的有104人,占比81%。

这一点在民事判决上也尤为突出——即便是“2017年推动司法进程十大案件”中的全国首例电商平台打假案,淘宝据实索赔267万元,最终也仅获得了12万元赔偿;而在其他案件中,几千、上万元的赔偿款,相对于售假者的暴利以及对消费者、权利人、电商平台所造成的损失而言,也只能说是微乎其微。

“诉讼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赔偿,赔偿将全部用于专项基金来支持消费者维权。”阿里巴巴集团高级法务专家张译文表示,当前售假成本过低的现状,反映出全社会对售假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认识程度不够。

“从效果上看,也达不到对售假行为的震慑。”张译文指出,淘宝通过诉讼追究售假者责任的一系列结果,充分证明阿里以诉讼为武器“让售假者感到痛”的打假方向是正确的。“提高售假违法成本道阻且长,阿里在这条路上每迈出的一步、所经历的曲折,都更能坚定我们打假的决心。”张译文说。

最新文章
光云科技(688365.SH)拟首次发行4010万股 15日初步询价
2020-05-19 11:27:40
2019义乌电子商务博览会,将于4月11日启幕
2019-04-04 15:39:52
2019义乌电商博览会亮点纷呈
2019-04-04 15:36:58
淘宝首发直播通:12个商品池包含约13万商品
2019-03-29 09:38:05
手机淘宝“特卖区”正在灰度测试
2019-03-26 16:15:32
京东购物圈招募超级合伙人 还配专属经纪人
2019-03-26 09:15:17
天猫国际发2019战略:海外仓与内容化成重点
2019-03-22 09:27:04
小红书上线“品牌号” 并进行五大模块升级
2019-03-21 09:25:05
精选专题
热门阅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