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辣椒吗?卖凉皮的女孩问。
多放辣子。
好嘞。凉皮女转身忙活去了。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互联网商业模式,C2B。我转身对贾南风说:互联网上的很多新概念其实在线下随处可见的,只不过被冠之以更高大上的名字而已。比如耳机、手表等物件,被冠之以可穿戴设备,就变成了一个新的蓝海市场。这有点抢占心智、市场区隔的意思在里头。
贾南风羞涩一笑。我一颤栗,这个羞涩好熟悉,还是3年前我和她在网吧包房那一夜见过。
时隔三年,我因为肺病住院,她来探我。我带他来隔壁老王烧烤店吃串。老王是我好友。
我们点了一份凉皮,40个串,一盘毛豆,两瓶啤酒。找了一个座位坐了下来。夜色很美。
你在那家在线教育网站做了有三年了吧?我问道。
是呀,做了三年运营岗,直到看你写的姑娘,你其实是个运行经理之后才明白自己只不过是个运行岗。现在好迷茫,所以来找你了!南风望了一眼烤串的老王。
3年时间,正好是一个产品角色到运营角色转折最好的时间点。接下来,你就应该把运营当做项目来做而非产品来做了。我故弄玄虚道。
大叔,我是运行岗,不是产品经理呀!南风果然中招。
产品和运营是天然的敌对关系
我顺势推出我思考良久的产品和运营关系论来:
不对,严格意义上来说,你现在是产品经理。为什么呢?从用户角度来说,用户能感知到的只有产品和运营行为。所以一个典型的互联网公司只有产品和运营这两大类职位。我们可以把以用户为中心的工种都归附到产品系统里,围着产品经理做事,比如技术岗、测试岗、设计师、运营里的运行人员等等,这些岗位的目的都是伺候用户,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还有一批岗位是以业务为中心的,他们依靠运营来成事,目的是满足业务营收的需求,营收更多付费客户或更多活跃用户,比如市场、商业营销、销售等等。一句话,产品系在满足用户价值,运营系在榨取用户价值。
凉皮好了。凉皮女拖着四川调调,没好气的朝我们这边喊,在她的眼皮底下忽悠小姑娘,她不愿意了。
所以,你其实是做了三年的产品经理,或者说是产品经理助理,你隶属于产品系。我把凉皮端回来,偷摸瞪了凉皮女一眼,多管闲事。
啊,这样呀,弄了半天我还成产品经理了,可是我的工资只有产品经理的一个零头呀,真冤!南风嘟着小嘴,真好看,我一阵销魂。
那韩利哥,你给我说说产品和运营究竟有哪些不同吧!
正中我怀:这么来说吧,产品和运营天然是敌对关系,互相制衡。因为产品是说服人,目标是得心,做的是留存;运营是说动人,目标是得手,做的是转化。说服是让用户心服、口服,所以产品必须要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价值最大化;而说动是让用户心动、行动,所以必须要以业务为中心,业务价值最大化。在互联网圈里,尤其是中小型互联网公司和产品处在成熟期的企业,经常得见产品和运营互相骂架,这很正常,道不同很难共谋,这也是很多互联网产品最终败走麦城的一个原因。
南风一脸崇拜的表情,看来我平时没白琢磨这些段子,忽悠小姑娘很有效果:比如说,运营为了完成kpi有时候需要在产品的页面体系里拦截业务价值,如果考虑不周全,缺少上下文场景,就会折损产品体验,那产品经理肯定不愿意呀,因为对TA的kpi形成了威胁。举个例子,用户平移类的运营项目,如由PC端向APP平移用户、往官方微信号导流第一批基础粉丝,这对于运营来说都是拉新最好的渠道,而pc端产品经理十有八九不会爽快答应,这属于抢TA的用户,没有产品经理愿意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安插一个程咬金,半路跳出来让用户留下买路钱,这是骚扰,是劫道的。于是矛盾产生,PK势在必行。
南风连连点头,感同身受。
串来喽,外送一个大腰子!烧烤店老王携一缕炊烟飘然而至:韩利,又开始忽悠小姑娘了!老王还是那么帅气。
我嘿嘿一乐,不置可否。因为经常领女孩来他家吃串,老王已经见怪不怪。看我干巴的身材,每次都送个腰子给我。真是一个优秀的运营经理,深谙运营之道。
我忽然想起和老王闲聊时他和我说过的一个案例,我决定借花献佛:有的时候也不能怪产品,有的运营太急于求成,做业务的时候过分粗鲁,总是做一锤子买卖。我把这类运营称之为运营术士,有术无道。拿北京那些卖切糕的新疆兄弟来说,切糕很好吃,但是让他们给卖砸了。
就是就是南风说: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就买过一块,结果不大一小片就要了我70多块,几口就吃完了!
哈哈,5-7块钱一两,你知道他们一车切糕能卖多少钱吗?我故弄玄虚:我算过,他们一车如果全卖掉,至少能卖一万块,而成本也就百十块钱吧!多好的买卖!
啊?南风吐出舌头。
对呀,他们会在周边营造一个让人恐惧的运营气场,少数民族特征、扎堆卖,还有手里那把明晃晃的刀,让客户敢怒不敢言。所以只能是一次性的交易,0留存的买卖。
所以呀,你将来做运营,一定要有有道有术,运营是需要策略的,谁能让用户心甘情愿按意图行动,而且反复的让用户心甘情愿,谁就能成为一个高级运营。
我咬一口腰子,这玩意补肾。边吧嗒嘴边做高深状。心里却在想:运营都是为kpi而活的,谁会照顾产品和用户的感受呀。人家卖切糕的就是厉害,业务价值最大化做的十分到位,而且也是有运营策略,专宰外地进京的。
但这事可不能当着南风说,毕竟我需要树立正能量和智慧型男的形象。
我怕南风问我高级运营都有哪些运营策略,这话题太大,几天几夜都扯不完。趁她撸串的时候赶紧转移话题:对了,刚才我说你三年运行期满,是时候出狱了,你接下来要把运营当做项目做而不要当做产品做。这个很重要的,你知道什么是运营项目吗?
运营是项目制的,不是产品制的
南风干了一杯啤酒,拿起个串:项目我知道,就是做的事有始有终!
对,运营项目就是你所运营的对象。运营项目有生命周期,一旦你把你所负责的运营项目业绩最优了,运营周期就结束了。这个容易理解,但是如何划分运营项目却很有学问。比如你一定听说过的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内容运营,这是产品运营项目中细分出来的子级运营项目。渠道运营你也知道,业界大都按不同渠道来细分运营项目,比如负责搜索渠道的SEO、负责应用商店的ASO、新媒体运营等等。
这是惯常的运营项目分法,但是凭借我自己的工作经历,我发现这样的分法并不能业绩最优化我也干了杯中青岛,打算展开来讲。
韩利哥,运营项目是不是可以按照运营目标来分呀?南风掐断我的话,眼神闪闪亮。
南风这句话竟让我瞬间打开了思路。因为最近一直在总结自己的一套运营知识体系,运营项目这个知识点纯属我捏造出来哗众取宠的,一直没跑通逻辑,经由南风这么一说,我竟醍醐灌顶了。
思维碰撞真是一件神奇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