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有份报纸叫《苹果日报》,算得上是香港最畅销的报纸之一。前阵子它刊发了一篇文章,内容十分之脑残。
这篇文章基本说了两点:一,支付宝是“伪先进”;二,有信用的人不用支付宝。最后它还加了一句,“我们都是有信用的上等人”。
看完文章,小编非常同情作者。据我猜测,她家应该是还没通网线...
“用支付宝是因为你没信用”
这篇文章,小编一定得让大家看看,不能我一个人被辣眼睛。
文章的逻辑还是很清晰的,而且说得有理有据,忽悠没用过支付宝的人应该会成功。
文章的主题:信用卡是最先进的支付方式。
围绕这主题,作者主要有4个论点:
一,信用卡比手机小;
二,支付宝相当于储值卡,比不上信用卡;
三,用支付宝是因为你没信用;
四,支付宝不能在海外使用。
最后作者有感而发,“我们明明是有信用的上等人,使用着文明国家之间通用无阻的信用卡。怎么会有人认为支付宝先进?也太反智了。”
要我说,这篇文章也太反智了。
太反智!香港网友都看不下去了
针对作者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作为支付宝的一个普通用户,小编就来说说我的看法。
作者开头的表述就让人无力吐槽。作者写道,“信用卡比手机小,能带手机上街,怎么就不能带张卡呢?”
但现在人们出门是个什么状态?钱包可以不带,信用卡可以扔家里,手机绝对不能忘!
明明带手机就够了,非得带几张信用卡,是觉得自己口袋多吗?
至于“信用卡是没信用的人用的”这种观点,说是支付宝性质相当于储值卡,得往里充钱才能使,所以比不上信用卡。简直就让人鄙视了。
支付宝明确表示:一个支付宝账户可以绑定18张银行卡,并不区分国内国外卡,也不区分信用卡或银行账户。
换言之,支付宝不仅能使信用卡,还能使18张信用卡。够“上等人”身份了吧?
另外,我觉得作者应该是没用过支付宝,所以她不知道支付宝里有个东西,叫做“花呗”...
所以支付宝是“没信用的人用的”?嗯,忽悠,接着忽悠。
文章最后,作者为了增强唬人效果,连环追问:支付宝有什么用?你可以拿着支付宝到日本的秋叶原买电子产品吗?你可以拿着支付宝到日本抢购马桶和电饭煲吗?你可以拿着支付宝去法国买红酒,去意大利买手袋吗?
对不起,真的可以啊。
在日本,支付宝基本已经涵盖了衣食住行买各大领域。东京银座的商场、成田机场、在老牌杂货铺多庆屋、堂吉诃德、松本清、7-ELEVEN、罗森及全家三大便利店,甚至是东京部分出租车里,都已经实现了支付宝系统的接入。
不仅是日本,美国、韩国、欧洲、东南亚等全球80%的国家和地区都接入了支付宝系统,支持18种货币结算。买包买红酒买手袋,买啥都so easy。
这种拍拍脑袋就写出来的文章,这次连香港人都看不下去了。
可以去秋叶原买东西吗?香港网友说:sorry,真的可以。
“伦敦的唐人街全部收支付宝。你打电话用卡吗?拍照用卡吗?”
“一篇文章至少六七个错误。要反对,做好功课先。”
最后,我想问一下作者:你去路边小店吃一碗面、撸几个串,去菜市场买两棵葱,用的也是信用卡吗?
其实,这位名叫“高慧然”的作者,在《苹果日报》上,还有不少“杰作”。
一叶障目还是视而不见?
高慧然,出生于香港,后来移居加拿大,从小对日本情有独钟。对于大陆,她的态度是这样的。
对于日本人和中国人,她表示,“人和畜,完全没可比性。”
甚至连中国酒都不放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夸中国游客素质提升,她则自然而然地问,“不是在讲日本游客?”
至于马云,她也是看不上的,说他从未得到过想要的尊重与仰慕。
一叶障目下,也就不难理解她的各种奇葩文章了。
今年5月9日,她发在《苹果日报》上的《台湾的游客》说道,“香港人也希望会有那一天,陆客少了...”
以及上周发在《苹果日报》上的《国宴的餐单和餐具》,又把中国人和日本人做了番对比。
而频频发布这种文章的《苹果日报》,更是无节操。它是根据读者喜好来决定新闻,而不是给读者报道新闻。读者决定一切。
简而言之,它虽然是个新闻报纸,其实更像个八卦杂志、黄色小报。
所以在选题、标题、和用图上,《苹果日报》一向大胆。说得难听点,就是无节操。
另外,《苹果日报》是个大陆黑,专注报道中国负面新闻,挑起部分香港人对大陆的抵触情绪...
而对于中国在国力、民生、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它和作家高慧然一样选择了视而不见。
为了维持“上等人”的迷之优越感,他们把感官屏蔽,不听不看不感受,也真是很辛苦了。
装睡的人,睡死过去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凭着对中国固有的印象,不经过调查甚至不经过思考的言论,太多了。
在几年前,就有台湾学者说道,“茶叶蛋在大陆是奢侈品,一般人都吃不起。”他还说了,有一次他在大陆坐火车吃泡面,引起了一群人围观,因为大家“没见过也没吃过,太香了”。
没想到在今天,居然还有“上等人不用支付宝”这样的论调。对此,小编我只能说,“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一国两智”,真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