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的是一种神奇的存在,有人觉得他们像天使般「可爱」而对他们笑脸相迎,但也有人觉得他们如恶魔般「可怕」而对他们敬而远之,因为他们闯起祸来不管又不顾。
这不,最近一个「熊孩子玩儿手机误捐1.7万善款」的新闻就在网上掀起了一股全民讨论的热潮。
事件经过是这样的,刘先生在5月3号这一天到朋友家玩耍,朋友「8岁的孩子闹着要玩游戏」,刘先生就把手机给了孩子。
万万没想到啊,万万没想到,熊孩子随随便便就点中了微信「钱包」里的「腾讯公益」,把刘先生卡里的17000元钱全部捐了出去……
可是,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刘先生想要的不是怪这怪那,而是想把自己的钱追回来啊!
发现钱没了以后,刘先生首先向腾讯客服发起攻击,听到客服的「钱可以退回」后,刘先生觉得自己这一仗稳稳地赢了。
谁曾想,经过了十几天的漫长等待,期待着「媳妇熬成婆」的刘先生被告知「钱已经被中国扶贫基金会转走,不能退回」。
为了要回自己的血汗钱,没有几个人会轻易放弃,刘先生当然也一样。重整士气的刘先生转而向中国扶贫基金会讨说法。
基金会非常会做人,一边讲着调查这件事,一边又搬出了行业规定:
只有当捐赠者为精神病患者或是系统错误这两种情况可以退款,其它的一概退不掉。
刘先生瞬间懵逼,众所周知,这次误捐与系统错误无关,「熊孩子虽淘气,但也不是精神病患者」。
你们以为这样的处理结果出来后,刘先生就认输不要钱了吗?那你们就大错特错了。
刘先生这次选择了最有力的武器——法律,来捍卫自身的钱财安全。律师首先做了一个小小的科普,在此与大家共勉:
基金会的解决措施是行业规定,并不能替代法律法规,《民法通则》明确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人家律师还给刘先生支招儿:「事主可以向警方报案,由公安机关来调查处理,如经调查确实是误捐,从法律层面来讲,完全可以将款项追回」。
还没等刘先生去报案,昨日晚间,腾讯公司公关总监张军回话了:「目前腾讯公益已沟通善款接收机构(中国扶贫基金会)进行退款处理」。
刘先生这场「追钱之战」最终是取得了圆满胜利。但除了钱,这件事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孩子如何得知付款密码的呢」?
鞭妹打开腾讯公益里的「大病儿童的六一礼物」公益项目,点击「我要捐款」后,弹出了捐款金额框,在金额框底部有一行浅灰色「公益捐款免验证密码」字样。所以,腾讯公益里面捐款是不需要密码的?
为了验证是否真的不需要密码,心有大爱的鞭妹在金额框输入了一元捐款金额后,点击「立即捐款」,页面跳转至苹果手机自带浏览器,浏览器打开的页面点击「确认付款」即可完成捐款。原来,正如腾讯所写,确实不需要密码……
昨日晚间张军的回应中曾表示,所有的爱心捐赠都应基于自愿和知情原则。为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现已对捐赠做了优化,在更好的措施上线之前,个人单笔捐款最高额度为500元。
为验证上限额度,心有大爱但钱包贫瘠的鞭妹再次进行了一次不完整尝试,在金额框输入了6000元捐款金额后,点击「立即捐款」,页面跳转至苹果手机自带浏览器,浏览器打开的页面点击「确认付款」。
后续显示「银行卡可用余额不足(如信用卡则为可透支额度不足),请核实后再试」。虽然鞭妹没有钱捐这么多,但不知这是否意味着上限额度超过500。
就目前来看,腾讯公益仍然是免密支付。当用户就「为什么捐款可以免密支付」一事询问张军时,张军却表示,「在公益尝试的路上,我们可能会踩很多坑,犯很多错」。
从张军微博的评论来看,大多网友认为,凡是涉及钱财支付的还是拥有密码更可靠,而不是设定所谓的「捐款上限」。
此外,《腾讯公益用户协议》中也没有描述免密支付的原因,不过里面提到「如用户不同意本服务条款或腾讯公益随时对服务条款的修改,则用户无权使用并应主动取消腾讯公益提供的服务」。
本文"熊孩子用大人微信捐款1.7万,全程竟不需要密码"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w.com/news/article/355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