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使用者违法情况频频发生,但无奈的是,由于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并不是车辆所有人,扣车并不能对违法者形成压力。甚至部分共享单车使用者出现交通违法情况之后,直接留下单车扬长而去,导致交警很难直接执法。
而目前部分城市交管部门尝试通过和共享单车平台“交换信息”传递执法,却又面对最终处罚量刑标准、各家信用值考核不同,造成处罚参差不齐的情况。共享经济在一路狂飙疯狂发展后,暴露出越来越多法律、信用等方面的问题。如何界定违法处罚标准,或者谁该具有处罚量刑权等,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共享的使用,难分的信用
如今,共享单车的热潮已经席卷全国。遍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共享单车,成为了N道色彩绚丽的“彩虹”。从其本质上看,共享单车的出现就是为了能够让大众通过共享的方式去骑行,达到短途出行的目的。而为了能够扩大共享范围,共享单车除了押金之外,也在大面积接入信用体系——很多共享单车能够通过芝麻信用分免押金使用。
但在骑行共享单车途中,使用者出现逆行、闯红灯等违法现象之后,却很难受到处罚。如果是使用者自己的车,交警还会通过扣留等方式强制执法。但共享单车只属于共享平台,使用者毫不在乎,扬长而去的大有人在。原本免押金的信用体系到了这时,就没有了意义。
如何将信用“分解”,成为共享单车企业、交管部门都依从的体系,并给出相应的处罚,成为遏制部分共享单车使用者抗拒执法的重要举措。但信用体系建立的困难、难以分开评价的缺点等,使得构建一个适用于共享经济,且人人信服的信用体系变得非常困难,进而导致处罚量刑权的归属出现疑问。
缺乏第三方的标准,各自为营出现新问题
近日,南京交管部门与8家共享单车企业建立信息共享“黑名单”机制,定期与各共享单车企业进行数据信息交换。对于共享单车使用者出现交通违法,拒绝接受交警处罚时,交警将车号提供给共享单车企业,企业根据使用者的注册信息,将该车最后一名使用者反馈至交警作为处罚依据。
根据违法当事人的用户信息,各共享单车企业扣除违法当事人的信用值,增加其使用共享单车的成本,甚至取消其使用共享单车的资格。而且交通违法失信人员数据为共享单车全行业共享数据,各品牌共享单车平台均对其停止注册、使用。最终,这些人员在交警各窗口车驾管业务都将暂停办理,同时还将纳入市民征信系统。
也就是说,一旦共享单车使用者出现违法问题,且拒不服从处罚,将有一大波后续处罚降临到身上。但因为目前缺乏第三方标准,导致共享单车平台各自为营,出现了处罚标准不一的情况。以摩拜为例,初始信用分为100分,出现上述情况,使用者信用分将被扣除50分。当信用分低于80分时,单价将从1元/半小时提高到100元/半小时,当信用分降至0时,该用户账号将被永久冻结。而ofo小黄车则各家无情:使用者信用分将直接被扣至0分,同时账户暂停使用。
除了共享单车平台各自为战,交管部门的处罚程度也有待商榷。共享单车使用者出现违法情况却又拒不接受处罚后,其在交警各窗口车驾管业务都将暂停办理。也就是说,新车入户、过户、转户,车辆年审、驾驶证办理/年审等业务都将被停办。甚至还要纳入市民征信系统,在信用卡、住房贷款、其他贷款、为他人担保信息、欠税记录、民事判决记录、强制执行记录、行政处罚记录等方面都有影响。
如果说共享单车平台严苛的处罚手段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还情有可原,但最起码得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不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至于交管部门更加严厉,甚至影响到长远的未来生活,其实也很好理解。可能是为了保障执法的严肃性,不过看起来还是有些处罚过当。
野蛮生长后,是否该到整顿的时刻了
共享单车在短短的时间就实现了席卷全国、疯狂融资的态势,但正是因为靠的是野蛮生长,因此带来很多“后遗症”。除了单车被毁事件屡屡上演之外,各种骑行单车违法,甚至拒绝执法的事件也接连出现。而为了能够阻止此类事件发生,共享单车和交管部门都给出了重拳。
只是仓促出台的这些处罚手段,看起来有失偏颇。纯粹地是以高压做法,让大众产生“惧怕”心理。让人产生疑问的是,不能骑乘共享单车、影响车驾管业务办理、甚至是影响最大的纳入征信系统等处罚手段,是根据怎样的法律法规设立的?又是否已经被大众所普遍知晓?如果部分使用者并不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却面对如此严重的处罚,是不是有些矫枉过正?
当然,无论如何,共享单车乃至其他共享经济项目都到了该整顿的时刻。毕竟作为深刻改变大众生活方式的共享经济,该有相应的后续监管、处罚手段。但一定要做好处罚标准的制定、后果的宣传教育等,才能真正让其被大众所接纳。
本文"共享的信用麻烦:谁该具有处罚量刑权?"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w.com/news/article/35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