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7年四月中旬,京东集团董事长兼任CEO刘强东先生对外宣布:百万京东便利店计划正式出炉。未来五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
国内零售业“便利店”热潮来袭
京东集团董事长兼任CEO刘强东先生对外宣布:百万京东便利店计划正式出炉。未来五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 5月2日获悉,京东已向部分小型便利店伸出橄榄枝,也有部分便利店向京东提交申请加入京东便利店。
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传统零售业态的销售额增长了1.6%。其中专卖店的增长1.7%,专业店、超市、大型超市分别增长了2.9%、1.9%、1.8%,唯有便利店的增长是连续几年居零售业业态之首,去年达到8%。便利店是近些年零售业的转型趋势,给低迷的实体零售业吹响了集结号。
国际知名连锁便利店品牌如7-11、罗森、全家等加快扩张速度的同时,零售巨头永辉、家乐福、首航和电商巨头京东在零售业便利店方向的布局,使得现在国内的便利店行业俨然成为零售企业们的指路明灯。
世界知名连锁便利店在国内
但现在,国外知名连锁便利店已愈加成熟,而便利店的核心思想“便利”二字也被他们深深地刻到了自己的品牌之中。随着这种多功能形式的便利店在大城市普及,一些上班白领已经开始把他们当作了食堂。据调查显示,仅仅在东单周边1000名在附近上班员工中有六百多人表示自己一天至少会去单位楼下便利店用餐一次,而剩下的四百多人,表示不去用餐也会去楼下买店内的自制蛋糕或是日用产品。
便利店餐饮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传统餐饮也是亦然如此。现在,更多的上班族用餐更爱到类似于7-11或是全家3.0地方用餐。7-11、全家、罗森,是世界上三大便利店品牌。三家便利店均已先进的经营方式与独特的品牌营销,称道于世。其中,7-11和全家在华体量最大也最有影响力,7-11在内地有2200多家店,而全家拥有1772家店面。
24小时营业的7-11在中国,经常经营在大型写字楼以及居民区旁边,早已经成为上班族日夜相见的聚点了,很多饥肠辘辘的白领在深夜下班还能在单位附近买一份快餐,这种温暖的感觉不言而喻,正因为如此,餐饮在便利店饮食中的占比已越来越高。7-11在2017年4月收购美国大约1100家便利店,在扩大市场的同时对自己的经营收入作了统计,食品业务从原先2010年的13%,到现在已达到了21.7%,仅次36%的烟草销售。由于7-11商店的食物,60%以上是自行生产研发的。他给7-11带来了总利润的35.2%。而香烟却只有17%。
而另一家,在华常见的:全家便利店。也开始不断的向快简餐去靠拢,从室内装潢就可管中窥豹,设置木桌木椅,并开始提供热气腾腾的关东煮,以及其他食物的配置。以满足用户需要。例如王府井店与新闻大厦店,在餐点你永远能看到上班族排队用餐。另外,全家在不断向餐饮靠近的全时便利的2.0店面中,店内增加了独立的厨房以及烘焙设备,还设置了30多个餐桌。除此之外还推出了全家3.0(意为:便利店+药店、+菜市场、+餐馆。)旨在建立一个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性店铺。全家在3.0店面中,平均每家店会增加约10个餐位,供在店内有就餐需求的顾客使用。
便利店在激烈竞争中的进化
国际连锁便利店有一个特别之处,特别是日本7-11。基于日本老龄化、少子化的社会现状,少子化致使家庭结构变得简单,而老龄化导致就近购物需求量激增。以及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日本便利店不断进化出多种多样的服务。
7-11的企业理念是,为顾客提供生活必需品的便利店。日本的每一家711里都设置了ATM,因为现金在日本社会非常重要,让顾客随时随地可以提取现金以备必须,并让顾客便利使用也应该是便利店所应该提供的。2001年7-11在日本申请下了日本零售业的第一张银行牌照。
虽然7-11公司,缩减了便利店中ATM不必要的功能节约了成本,在当年就出现了财报赤字。但很快这些新加的“便利”功能就带来了更多的客流量,并带来了大量收入。顾客总会在取完前后,顺便进行消费。2014年,日本便利店市场规模超过10万亿日元(其中7-11占了4万亿元的规模),仅次于超市18万亿的规模,而百货市场和药妆店各自只有6万亿日元的规模。
日本政府由于受到零售业人员短缺困扰,决心发展“无人便利店”。并决定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前完成布局。技术上固然还有困难,但据消息称,该模式的基本技术问题已解决。2020年前完成布局,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将这种思路也能引进到外国,并进行本土化调整,相比扩张的趋势会更大。
便利店在食品业务中的优势
便利店向快餐业进军也是一种进化,而且这样的进化对于便利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便利店在食品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打造鲜食的单品销量。集约化物流体系下的便利店实行在减少采购量的“小额配送”,减少不良库存压力,通过全程冷链系统保证食品新鲜。鲜食产品对便利店的重要性,可以从7-11鲜食商品占所有商品销售的50%,但有60%的毛利来自于鲜食+牛奶乳饮料。
2.跨区域经营时对这样国际化的便利店来说,轻车熟路。
3.销售快消品是这些便利店的长项,根据用户体验不断更新产品。北京的7-Eleven,每周会更新8至10种鲜食产品。并根据消费者的数据,对不同顾客的喜好对产品进行微调。
4.便利店大多都选择自主研发鲜食,成为了便利店打造个性化鲜食标签、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手段,并获得了相对的价格优势。
基于这些优势,便利店抢夺“快餐”“工作餐” 的速度将越来越快。因为,便利店的食物或许没有连锁快餐的食物好吃,不过他们的店铺数量更多,方便了家附近没有连锁快餐或者超市的顾客,而且对价格敏感的低收入消费者来说廉价这个特点更重要。
便利店的启示
据尼尔森数据显示,便利店和网购的渗透率从去年的32%和19%上升到38%和35%。增长速度远远大于超市与大型商场(1%和2%)的渗透率。而另一项数据现实出,现代消费者既精明有挑剔;简单来说就是“逐便宜而购”。而超过90%的消费者们认为服务质量和快速到达是他们最关注的因素。那么对于零售业来说,网上销售和转型小型便利店无疑是最好选择,但转型带来的巨大成本、以及无法理解新的消费模式,将会是他们最大的痛苦。
在中国,便利店趋势将会迎来一波热潮,也会对传统餐饮产生一定冲击。这将是一场优胜劣汰的持久战。服务的比拼,理念的较量,以及专业经验的较量。面对外国早已本土化成功的7-11、全家。一些国产便利店之路并不好走,但好在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经验,为自己所用。我们最先要考虑的是,国产便利店的“便利”是分外之事,还是为了扩大客流量从而转变经济收入的一种手段?
本文"国内掀起便利店热潮优势在哪里?"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w.com/news/article/344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