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淘宝商家反馈赚不到钱,不断的往前冲,但一年到头下来却捞不到钱,一味盯着对手干了些什么,而不是从站在未来,看看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建立未来的竞争力,维度布局,市场、需求在持续的发生剧变,而你的计划是否跟着变化还是一成不变?是否有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核心团队的磨合?本文分享者宗勇将分享自己擅长的配饰类目的运营思路,来倒推为什么绝大多数店铺失败和亏本!
不知如何回答,讲运营手段,我们也真没有特别的技巧;千篇一律的教你如何打爆款,是隔靴搔痒;讲运营思路,不是几句话可以概括的,这样也不能对我有个全面的评判,索性花点时间整理整理自己的思路,也算对自己的一次复盘。
我经常会跟团队里的运营讲到:
1)、你一定不要以为只是我们运营操作的牛X;
2)、所做大多数工作只是完成基础部分",所有卖家也都在做的日常工作,电商绝不是靠运营技巧的取胜,你掌握的运营思路,同行难道不清楚? 不信你看论坛、公众号、自媒体上,就连各个运营细节都讲的炉火纯青,都告诉你如何定价、促销技巧、如何数据分析、如何选品、如何开车、如何补单,以及各种培训。
那么为何绝大多数店铺还是做不起来?
你会发现很多现象:
为什么视觉设计非常牛的公司失败了?
为什么非常到位的推广,结果是有气而无力?
1)、电商是个系统,绝不是靠单点取胜(特例不在讨论范畴);
2)、类目不同,运营策略也不同,无法一概而论。
那总要讲点什么吧,就以我们的类目、运营反馈和经验,写写我的理解。
一贯的常识,开店一定要有自己的定位,做品牌。有自己的品牌梦,本无可厚非,但至少进入服饰配件这个类目,很快让你回归现实。
1)、需求频率太低,作为配饰与买家触点太小、市场体量有限,不足以通过"单一品类"撬动买家的心智。
2)、足够高的设计开发成本,足够低的复制门槛(买个样品,7天可以出货),这样也导致生产/品牌商家款式都是大牌的延伸,千篇一律。
难道我想做品牌的路就堵死了? 当然不是,也是有多种活法:
1)、大牌A货供应链,第一时间更新,品类延伸,赋予个人色彩。Top前50店铺小半是这类型的。(实际店铺只是成为最后交易的承载,并顺带吸收一些淘宝流量资源)。
2)、存在品类品牌的机会,足够的资金,买手团队,足够强的供应链,上下游需同时打通,才有可能实现。
对大多数店铺,这个类目就是无品牌壁垒,无竞争门槛,没有老客户的积累, 也就意味着一个5年老店跟一个新店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就店铺/品牌而言)
那么我们该何去何从?宏观可以分为两部分:
1、做好基础:把握可控因子,每个环节领先一点的要求;
2、策略:基础是前提,策略是能否最终盈利的关键点。
一、我们是如何完善店铺基础的积累?
售后处理流程和标准
1、保证高于行业平均值的DSR分和服务综合指标。
客服/仓储/采购每周对接,落实运营的每天必做事项(抽检+提交日报形式把控)
2、确保平台规则消息,投诉,纠纷,订单体检,都能在第一时间处理,避免因疏忽而造成的处罚或影响。
运营的每周的复盘、数据反馈:市场+竞品数据;主力单品+店铺整体数据;聊天记录抽检、买家评价、及客服主管反馈。
3、保证动销针对滞销给予流量/价格/促销调整,确保动销,保证内部流量最大转化;
4、库存控制警戒库存调整、SKU更新/淘汰、清仓/追加订单的取舍;
5、单品与店铺的优化迭代
结合计划目标
1)、检验是否在预期的轨迹;
2)、是否需要优化运营策略;
3)、汲取优秀商家/竞品所长。
这也是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能否快速迭代的更新。数据出来仅仅是统计出来了,可能转化很差、点击不行、流量波动、可能发现不了异常,发现异常处理不了。这个没有几年的运营操盘经验,有足够的深产品,需求、竞争的理解,很难游刃有余去完善,这里就是引导团队去思考,协助团队解决,往往在这就可以发掘要重点培养的运营。
当我们把这些形成正常工作流时:
1)、店铺不会因为的市场、平台、竞争的信息滞后,而被甩在后;
2)、不会因为店铺基础问题而被打入冷宫或影响主力单品;
3)、店铺基础高于行业均值,没有任何感觉和权重,一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很多时,权重效果立竿见影。
4)、至少确保团队核心人员不在为基础问题而占据着精力和时间。
二、我们是如何制定策略的?
这种品类下,店铺还是主要靠搜索流量为主,同品类引入的流量是有限的。
1、升维打法+资源聚焦
1)、前提条件是,团队基础足够的OK;
2)、针对类目大爆款,面对竞争足够激烈的产品,聚焦人员精力与流量资源;
3)、建立流量维度优势:除了常规关联,老客户,付费推广流量,通过产品布局上建立流量聚集优势:
a)、2+2款爆款布局;b)、跨品类组合建立匹配流量。
4)、最具竞争力的链接: (款式和价格是关键,视觉/创意是重点,完善一切可提升的信任背书)
2、降维打法+多店布局
1)、避免竞争,采取次热产品及长尾产品组合,多店布局;
2)、相比竞争激烈的人气爆款有些更高的利润,更可控,更稳定, 采用多店模式来弥补销量的不足。
三、对内的蓝海策略优化
避免不了激烈的竞争,推广的投入,价格之战带来的微利,是否可以通过对内蓝海策略优化,保证我们的利润率?
1)、产品真的需要过渡包装吗?简装+付费购买包装盒,既不影响购买转化,为什么不可以?
2)、产品的成本能否做到最低且价值不变?尺寸长一点真的可以带来溢价? 材质好一点但是买家感受不到,还需要这部分投入吗?有多少是影响不了买家购买而付出额外成本?
3)、真的需要铺开那么多SKU?产品越多销售额越高吗?对,会高那么一点,但是被库存、管理、精力成本早就吃掉了。
4)、真的需要付出高额的成本,请一流摄影师和模特做视觉?
四、制定匹配团队的目标,你觉得可以成的事情,这么多人都在做,你凭什么能做成?
1)、向外看的同时也要向内看,还得看团队是否能承载,没有推广,视觉一般,人员储备不足,客服缺少经验等等,都影响着单品/店铺的竞争力,那么还要跟TOP单品为竞品目标吗?检验每个维度,是否真的做好了基础?
2)、我们只有在活下来的基础上,探索可复制化模式,拓展店铺,品类延伸。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模式。
倒推:绝大多数店铺的失败或不赚钱,可能是哪些情况造成的?
1)、制定计划目标时,一开始就定死。总是假设,市场结构是已知的。而真相总是,市场、需求在持续地发生剧变。
2)、知道和做到完全是两码事,总是会假设自己能力比别人强。
3)、一味盯着对手干了些什么,而不是从站在未来,看看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建立未来的竞争力,维度布局
4)、团队基础是需要沉淀和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