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姚老师(经济学教授姚洋)和我问任先生,觉得华为成功的核心点是什么?他回答说:还是财务体系和人力资源体系。”
2016年岁末,中国著名企业文化与战略专家陈春花曾与任正非交流并解密华为的立业之本时,任正非如是回答。
外界普遍认为,华为之所以能够成功,越来越严格、规范的财务管理功不可没。而华为目前强大的财务体系背后的领导者是华为公司常务董事、CFO(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她的父亲是任正非。
出生于1972年的孟晚舟回忆,自己上高中时就经常来到华为的办公室,使用那里的复印机,“我父亲创业时,我在读高中,他办公室有个复印机,我老去那复印试卷。”
到了1993年,21岁的孟晚舟从华为最基层的岗位——一名前台接待员做起,彼时,孟晚舟的父亲任正非告诉她,社会阅历的第一条是对人要有认识,这份工作将会帮助她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孟晚舟曾在题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内部文章中回忆,1993年,刚刚进入华为工作最初的那几年,她和另外三个女孩承担了总机转接和文件打印等工作,琐碎且辛苦。
但孟晚舟并没有因为任正非女儿这个特殊身份,在工作中以及与同事相处上带来任何负面影响,“现在我很多同事,我当年都叫他们叔叔。这不会对我们现在的相处构成障碍,日久见人心。处久了,大家就知道我是什么人,都还比较愿意跟我说很多话。”
在华为人眼中,孟晚舟待人随和,毫无老板女儿的架子。曾接近孟晚舟的人士回忆说:孟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衣服、在意妆容修饰,与通常职业女性的气质迥异,但思维方式颇具国际化视野。但于外界而言,和任正非一样,孟晚舟低调、神秘,她的一切不断为外界所猜测。
孟晚舟的“任正非之女”的身份正式对外公开时,她已经在华为整整蛰伏了二十个春秋。2013年1月21日,身为华为CFO的孟晚舟首度现身,她在华为2012业绩预告媒体见面会上为自己辟谣,给了外界一份关于自己的真实“履历”。
“我在华为最早的工作是接电话”
首次面对媒体的孟晚舟,被媒体贴上“自信、明媚,语速偏快”的标签,面对外界的期待,她娓娓道来:“1992年大学毕业,最初是在建设银行工作。一年后,由于银行整合,撤销了一个网点,所以就来到了华为。”
进入华为后,孟晚舟的工作主要是做一些类似“接电话”的“打杂儿”工作,“那时候公司小,做过秘书、协助过销售和服务部门,负责打字、制作产品目录、安排展览会务等。我是华为早年仅有的三个秘书之一,传闻中关于我在华为最早是接电话的是实情。”
她曾在发表在华为内刊《华为人》的一篇文章中,细腻的文字也描述了自己早年的成长。“1996年,公司第一次参加国际通讯展,我随团去了莫斯科。领导让我把美金换成卢布,我和另外一个同事拿着一摞美金去街边兑换。当好几十捆卢布从窗口里塞出来时,我俩第一次感受到汇率的放大效应,哪里敢站在街边点数,抱起来就往宾馆狂奔。回到房间,锁好门,仔细点数才发现少了100美金的卢布。领导理解我们当时所处的环境,并没有过多责难。”
“1997年,我去了华中理工大学读硕士,学会计,一年半学成后,又回到了华为的财务部门,这才真正开始了我在华为的职业生涯。”初入华为的头几个月,只要总账和明细账的数据不一致,她的会计凭证一定是重点检查对象。“到了2007年,公司聘请IBM作为集成财经变革的顾问,得益于顾问们的包容、鼓励,几年之后,很多在IFS(互联网金融服务)项目组员工,不仅专业上进步了,英语也进步了很多。”孟晚舟回忆说。
此后,孟晚舟历任公司销售融资与资金管理部总裁、账务管理部总裁、华为香港公司首席财务官,以及国际会计部总监。到2011年4月17日,华为在其官方网站上首次公布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名单,显示孟晚舟出任公司常务董事、CFO。直至今日,她一直担任华为的CFO。
他曾是慈父
彼时,刚刚站在媒体面前的孟晚舟也非常清楚,不少人对她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华为CFO”、“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这些身份,于是她在媒体见面会上也满足了外界对于她为何姓孟而非随父姓这些“家长里短”的好奇。
“名字是我自己16岁时自己改的,随我母亲姓。我弟弟叫任平,他现在华为旗下慧通公司,慧通是华为的服务公司。我弟弟并不在华为技术公司,不参加主营业务。”
媒体报道的众多版本是,孟晚舟是任正非与其前妻孟某的女儿,任正非离婚后,孟晚舟就改随母亲的姓。
百度公开资料显示,1983年,国家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从部队复员转业的任正非来到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
彼时,深圳改革开放不久,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孟晚舟曾经在《华为人》报上发表其撰写的一篇文章《风筝》,回忆了当时的艰苦环境:“父母响应党的号召,在深圳艰苦工作,他们住在漏雨的环境里,深圳是多雨地区,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四面透风的屋子里,隔壁邻居说话都能听见。”
不久之后,由于孟晚舟要上初中,为了不影响学习,她被送回了贵州的爷爷奶奶家。对于母亲的一切,孟晚舟在公开场合少有提及,对于父亲的印象,“他在工作中是CEO,在家里是父亲。”这些记忆中的评价,听起来似乎已经是任正非创立华为之后的事了。
在任正非创办华为前后,孟晚舟觉得父亲的角色有了转变,“他曾经是一个慈父,我妈妈才是严母。在创办华为后,可能是管理一家企业对他个性要求很高,他现在成了一个严父,我妈妈变成了慈母。”
在媒体面前,孟晚舟常以“我爸说”为开头,“我爸说,讲一句慌话就要用十句来掩盖它,平凡人的能力就是讲真话”,孟晚舟在那次媒体见面会上说,华为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据说任正非的暴脾气在业界是出了名的,虽然已经73岁的人了,但批评手底下的高管,从来都是“不给面子,不顾人格”。对于自己的女儿也不例外,“我父亲的口头禅是‘面子是给狗吃的’”。
2015年11月12日,微信公众号“蓝血研究”发表了《一篇文章引发海啸,任老板怒斥女儿分管的财经团队》的文章,该文很快流传开来,噱头是“任正非怒斥女儿孟晚舟分管的财经团队”。
事实上,真正引发任正非发飙的是华为《管理优化报》刊登了一篇名为《一次付款的艰难旅程》的文章。该文提及,华为内部的财务审批流程太复杂、财务人员经常设阻力等,正是这篇文章成为任正非“发飙”的导火索。
盛怒之下,任正非直接签发并以总裁办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华为董事会监事会和全体员工。在这份邮件中,任正非简直就差指着鼻子骂了:据我所知,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不知从何时起,财务忘了自己的本职是为业务服务、为作战服务,什么时候变成了颐指气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来源:华为微信公众号“心声社区”
但是,作为女儿对父亲的直接评价,孟晚舟很少提及,面对父亲的严格要求、批评指正和多年来的“培养”,她也只是在默默地在做好自己的工作,业绩也是有目共睹。
“华为接班人”猜想
首度公开高调亮相后,除了公布华为2012年的业绩,孟晚舟还给媒体制造了另一个焦点,即她的身份引发了一场关于“华为接班人”的讨论和猜想。
有曾在华为工作过的人出来解密华为此举,认为让孟晚舟站在大众前,比让任正非站出来还难,此次她不仅站出来了,还高调辟谣,高调表达自己对行业的判断,高调出来的第一站不是某些会议或论坛,而是直接面向媒体采访,这说明任正非或许逐步退出华为,将更多地放权。
另外,在华为“内部反腐”的事情上,孟晚舟在当时的发布会上对此所表现出来的强势更是加重了人们对华为接班人的猜测。“唯一能击败华为的风险,来自华为的内部腐败。”她认为,这正是华为危机意识的体现,华为在过去的每一天都在讨论华为会不会倒下。她这番话的口气与她军人出身的父亲如出一辙。
蛰伏二十年,终于站到了媒体面前,她迫不及待告诉外界,我是这样管理华为的。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孟晚舟语速急促。
“在内部,华为正在推进组织变革,激活组织,加大向一线的授权,让听得见炮火的组织更有责、更有权;内部管理运作从以功能部门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转移。并通过简化管理有效降低了内部运作成本,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实现了营业利润率的提升。”
而孟晚舟对于提高内部运作效率与效益,也有自己的思考与分享——纠正“错配”是她在这方面的智慧总结。从管理角度,她提出,“当我们抱怨项目经营不好的时候,是否认真想过:我们从激励、任用、评价的角度,是否真正能够有效支撑基础经营单元的需求?少将连长的机制怎么落实?板凳要坐十年冷,我们的利益分配,不应该只关注技术创新、浮在水面上的岗位,还应该看到那些沉在水底,十年如一日从事基础工作的岗位。”
根据华为微信公众号“心声社区”,2003年,孟晚舟负责建立全球统一的华为财务组织,这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财务制度和IT平台,使得全球的财务组织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运作。2005年——2009年,在华为全球账务系统的统一化和标准化建设中,孟晚舟主导建立了五个账务共享中心,覆盖和支撑全球的会计核算工作,并推动华为全球集中支付中心在深圳落成。
2007年开始,孟晚舟负责实施华为集成财经服务的变革项目,该项目实施能为各级经营组织提供更完善、更准确、更有价值的财务数据,促使华为持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综合解决方案。
外界认为,多年的历练,令孟晚舟和任正非一样具备了国际化视野。在一些项目上,她坚持拒绝IBM这样的咨询顾问公司像服务其他本土公司那样为华为配置中国顾问,而是要求专业的外籍顾问直接指导华为的员工。孟晚舟的观点是华为需要“原汁原味”的跨国公司经验,而非经过本地调整之后的方法。
就连外媒也将目光聚焦于这位新亮相的华为CFO所带来的影响上,英国的《金融时报》发表评论称,“如果她要扭转华为在美国的负面形象的话,她可能要做的事情很多。这种负面形象正阻碍该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自从1996年华为展开全球化征程以来,一直不断为其国际化进程做出尝试和努力,华为在全球范围内除了美国以外的市场都是重要的参与者。据华为公司发布的《201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华为旗下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服务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亿人口。2013年,华为营业收入达2390亿元人民币,其中65%的收入来自国外。
然而,华为在美国的收购受阻,屡次因“国家安全风险”被否决,举步维艰的状况,与政治、法律、文化乃至商业规则有关。尤其是美国对国防、航空、通信、信息技术等敏感商业领域一直奉行的保守封闭政策,都是华为开拓北美市场的巨大阻力。
而孟晚舟的出现,外媒当时解读为,高调的亮相给华为带来了新希望,尤其是在海外市场上。《经济学人》曾刊文指出,华为需要更进一步开放,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之一是紧密推动该公司在全球上市——如果不是在美国,那也至少要在香港。
彼时,华为并没有很强的上市动力。有人问孟晚舟,“华为旗下有三大事业群是否有分拆上市的可能?”初出牛犊的孟晚舟面对媒体抛过来的问题,直接回答“暂时不考虑”,给出的理由:一是华为目前不缺钱,二是没有必要。
不过,深知华为所处环境的孟晚舟也做出了谨慎承诺:华为将最终透露更多有关其所有者的信息。并声称对于最终的上市持开放态度。在媒体的镁光灯下,她不断重复着这句话,“我们将履行开放透明的承诺。”她说,华为会对外界越来越公开,包括股权结构等会越来越透明化。
对于以“狼性文化”起家的华为而言,孟晚舟表现出来的一面无疑给华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此前,一向低调的任正非也反复强调“开放”这一关键词。任正非后来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华为之所以能进步到今天,的确与华为本身的“开放”有关。
华为员工对其高度认可、孟晚舟独具国际化思维以及20年的华为工作经历,似乎一切都与《华为基本法》第102条 “华为公司的接班人是在集体奋斗中从员工和各级干部中自然产生的领袖”不谋而合。
但孟晚舟并不是唯一的接班人候选者。中国自古以来有“子承父业”的观念,任正非的儿子任平自然也曾被推到“华为接班人”舆论的风口浪尖。前华为副总裁刘平在《华为往事》中对任平这样介绍:任平成绩不好、贪玩,性格更像父亲任正非。每次考试及格了都要给父亲报喜,有一次他就听见任平在办公室给爸爸打电话,“爸,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次考试我有一门课考了60分”。后来,任平考入中国科技大学。这和性格低调的孟晚舟的确迥异。
加之,华为开始推行“轮值CEO”制度,后来任正非侧面回应:“华为所有员工将集体决定公司的命运,怎么可能由一个人决定这个事怎么做呢?华为从创立那一天起,确立的路线就是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
或许正如前华为副总裁刘平在《华为往事》中所说,极其崇尚IBM管理理念的任正非,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在等待“小沃尔森”的成长。这些,令“华为接班人”和“小沃尔森”始终成为谜一样的存在,不到正式接任的那一刻,外界的猜测总是存在。
投身教育?
自从2013年进入媒体视线后,近几年,孟晚舟一直保持着那份低调,多数出席场合均为国内名校,主要做一些和华为招聘应届生的宣讲,2016年,她先后出席了清华、北大的校园专场演讲。
2016年9月26日晚,孟晚舟在清华大礼堂发表演讲。谈及华为的人才观,孟晚舟说,在华为是“英雄不问出处,出处不如聚处,贡献必有回报”。她说,在华为不拼爹,不拼妈,一切看贡献和能力。干部选拔没有年龄、资历标准,只以责任结果贡献为考核标准。
她还特别提到,改变世界的从来都是年轻人,“70后觉得80后不靠谱;80后认为90后非主流;90后认为00后二次元。每一个时代都有鲜明的特点,每一代人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华为尊重个体差异,不统一思想,只为共同的目标而群体奋斗!我们认为,90后不仅不是非主流,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去年11月8日,孟晚舟现身重庆德普外国语学校校庆一周年典礼,这也是她首次在国内的中小学进行主题演讲,当时和她的丈夫刘晓棕分别做了《未来将会选择什么样的年轻人》和《把世界文化融入孩子的未来》的演讲。
据悉,德普教育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金1.8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雷鸣,股东有7人,孟晚舟的丈夫刘晓棕不仅是股东之一,还是公司的董事。德普教育的另一股东重庆加中投资有限公司的股东名单中,亦有刘晓棕的名字。
在此次演讲中,已为人母的孟晚舟更多地站在教育者的立场,大谈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无不流露出其对教育事业的兴趣。其间,她也谈及自己年轻时,曾在出国求学中因英语不好而受挫的经历。对于教育事业的前景,孟晚舟有这样的预判:“我曾经查过,199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70万人左右,而在2015年达到了700万人。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加之就业压力,我相信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有媒体分析,孟晚舟和丈夫一同投资教育,并在近几年连续多次进入高校和中小学的大门,这是否意味着华为日后有投资教育领域的可能?
在华为蛰伏二十载,走向聚光灯下,她继续着低调和探索。或许我们可以从孟晚舟在2017年新年致辞《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中可以窥见她不断挑战和攀登的心态:2017年新年,当我们站在这个新的高度,极目远眺曾经翻过的重峦叠嶂,闭目回想曾经蹚过的曲折泥泞,怎能不为自己的努力而欣喜,怎能不为自己的坚韧而鼓舞。当然,此时此刻的超然,只是下一段雄关漫道的开始。
“胜利鼓舞着我们。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因为我们的面前是‘蚊子龙卷风’、‘牵手’……背后是十几万英勇的员工,我们没有不成功的理由。”在2016年华为新年致辞会上,任正非如是说。
本文"从前台到CFO,她在华为蛰伏了二十个春秋"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w.com/news/article/25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