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向法院正式递交起诉书,状告刷单平台“傻推网”涉嫌严重危害市场竞争秩序,索赔标的216万元人民币。
这是国内第一起电商平台诉刷单团伙案。电商的高速发展催生了一系列互联网品牌,也滋养了大批游走在灰色的刷单组织,傻推网只是刷单江湖中的冰山一角。
由于消费者习惯于参考店铺销量、信用及评价来决定是否网购,“刷客”这一新兴的网络兼职应运而生,刷单也成为一些商家提高销量、人气、评价的“捷径”。
一大批垂涎高利润低投入的刷单平台迅速崛起,以学生和全职妈妈为主的“刷客”被高薪兼职所诱导。各大电商企业深恶痛绝,刷单却屡禁不止。
不断迭代的“刷客江湖”:从假买到“大数据”刷单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qq群搜索栏里输入‘刷’,就会出现150余个刷单相关群,且每个群的人数接近满员。这是一个制造“爆款”、“零差评”和“高信用等级”网店的秘密通道。
据了解,最早的刷单模式是网店雇佣刷手假买自家商品。所谓假买,即拍下一件商品后,刷手不用真付款,可选择商家赠送红包支付、代付、远程付款等多种渠道支付,然后给商家五星好评。
假买模式并未持续太久,由于各个电商平台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刷单平台开始雇佣刷客伪造真实购买的流程。刷客接单后垫付资金,然后由商家发空包裹并代签收,刷手好评之后按要求评价,截图给商家拿到货款及佣金。
随着淘宝规则和玩法的更新,刷单的手段也在不断迭代。YY公会、QT公会、刷单软件、QQ群互刷等“傻瓜式”刷单方法已经被淘汰,刷单平台开始进一步研究游戏规则。为规避平台的监管,他们也会注意产品标签与流量标签的匹配,用关键词来进行人群画像。比如刷一款女性面膜,就绝不会出现刷100单有90单是男性账号的情况,以此规避被降权和边缘化的风险。
在旺盛的刷单需求推动下,越来越多普通人参与到刷单产业中。其中相当多刷单者是在校大学生和全职的家庭主妇,他们往往利用闲暇时间刷单,挣外快。在百度上搜索“刷客”,跳出来几千条兼职或全职的招聘信息,大多以“动动手指头就能日进斗金”、“足不出户数钱数到手软”等为噱头。
自媒体人卢松松的一篇卧底调查显示,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刷客。在有的刷单组织,需要交纳一定金额的会费,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之后,进入视频培训,然后才能进入刷单平台接单。为了逃避淘宝监管,刷客去目标网店,甚至要在其左右店家佯逛一圈,然后告诉商家由放单主持人提供的约定暗语,再进其店内“交易”。有的刷单平台同时在线刷客可达2万人以上。
同时,一系列“高薪兼职”衍生的毒瘤也在四处生根。就在今年12月4日,《扬子晚报》报道,想要兼职的孔小姐误信“刷单购物返利、月入万元”,垫付资金,被对方诈骗7400元。
疯狂的刷单现象已经从电商蔓延至互联网其他行业,特别是补贴返现等活动。在年初外卖O2O行业补贴盛行时,搜狐财经就有报道称,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家拥有2-3家连锁分店的商户,平均一天轻松刷到50单以上,按这个量算,光是补贴的收益每月就有上万元,甚至最好的商家“月入5万,问题不大。”
刷单为何屡禁不止:商家需求大、违法成本低
“叮咚”,开张两个月的网店店主婷婷(化名)第一时间冲到电脑前,旺旺消息显示又跳出各种符号隔开的“真人刷单,保证安全”,后面还附上了QQ号。靠刷单快速得到高销量、高人气已经成为很多新手商家的捷径。不仅是新店,一些大店也存在刷单的情况。
“对于很多中小商家来说,其实很无奈,刷单的成本太高,一单基本在20元左右。但是大家都刷,不刷的话搜索排名就很靠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店店主表示,在淘宝、京东、一号店都开有店铺的他,需要不定期到刷单平台花费高额的费用,来保住排名。
据了解,随着刷单量的不断膨胀,原本单一的“假成交”刷单模式,还衍生出浏览单、恶意单等多种满足不同商家需求的模式。所谓恶意单,是指互为竞争对手的商家之间,会私下雇佣刷单公司,去购买另一家的商品,然后给出差评,拉低对方评价。
不仅是商家陷入恶性循环与不正当竞争的深渊,各个刷单平台也在为了高利润迅速崛起,低廉的违法成本让他们选择铤而走险。
据阿里巴巴集团平台治理部介绍,90后杨某成立的“傻推网”曾经风光无二,“刷单业务”覆盖所有电商平台,开业仅一年就赚得盆满钵满,除杨某本人获利36万,其余数名刷手合计获利超180万。
但根据《网络管理交易办法》规定,杨某及其团伙被举报查处后并未付出惨重的代价,仅被处以十余万罚款了事。“这简直不能忍!”一位阿里平台治理部特战队员表示,“他们随时可以另起炉灶,重新开张”。
据介绍,自2016年4月至今,除“傻推网”之外,执法部门还依法查处“整点抢”“牛刷刷”“领啦网”“蓝天碧水”“蓝天网”等大型炒信平台。一般大型刷单平台的组织者获利都在百万元以上,但目前法律给予其处罚上限仅为20万元罚款,违法成本低,难以震慑刷单组织者。另外,还有一些刷单平台通过专业化服务帮助个别商家逃避电商平台对刷单行为的打击。
在现有行政处罚无法给予重击的情况下,阿里选择了民事诉讼途径,并表示会对这些团伙逐一提起诉讼,希望借助法律的力量,“让从事涉嫌违法行为的组织者倾家荡产”。
电商企业抱团反击:刷单行为“零容忍”
这个人人可伸手的地下产业链,成为困扰各大电商企业的心头之患。建立“反刷单联盟”、通过民事诉讼状告刷单平台、重罚好评返现、利用获得的民事赔偿筹建“反刷单基金会”,在阿里巴巴的倡导下,许多电商企业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刷单行为的“零容忍”。
2016年10月25日,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中央网信办等七部委,组织阿里巴巴在内的八家互联网公司共同组建“反刷单联盟”,并通过《反“刷单”信息共享协议书》宣誓共享反“刷单”信息、打击网络刷单行为。
除各大电商平台继续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力,实时监控商家交易行为、及时发现并查处刷单店铺之外,国家反刷单联盟共享信息机制将携手联盟企业,在刷单网站、空包网站、售卖消费者个人信息网站、QQ群、YY语音社群等领域开展联合治理行动,从源头上净化市场环境,瓦解刷单组织协作关系。
不仅如此,阿里还从整个产业链多个环节入手,打击刷单组织。2016年4月27日,菜鸟网络宣布,经调查核实,国通快递在部分地区存在空包件炒信行为,违反合作协议,从5月4日起正式关闭该公司的在线下单功能一个月,待其整改后再决定是否恢复服务。
今年5月4日,阿里开出一张炒信罚单:首批23个天猫商家被查实参与“物流刷单”,依据天猫平台有关规则,这些商家已被查封清退。这是继菜鸟宣布取消国通快递的在线下单功能后,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在打击炒信方面的又一项新举措。
所谓“物流刷单”,系指物流公司内部人员参与违规刷单、协助不法商家寄送空包件或提供不真实物流信息,从而提高商家成交量、信用等级;其特征是物流运单信息高度仿真,人工较难判别。
针对虚假好评的现象,早在2015年,淘宝就已经注意到泛滥的好评返现诱导行为,而且修改《淘宝规则》禁止此类行为,一旦发现将对商品作下架处理。2016年1月,天猫也出台规定禁止返现(包含全5分返现、好评返现等)、免单等活动。
12月2日,天猫又一次做出规则调整,修改《天猫规则》和《滥发其他信息的规则与实施细则》,规定发布“好评返现”等相关营销信息的商品,发现三次即删除,大大加重对这种行为的处罚。
同时,刷单商家不仅仅会被扣分、交易量清零,甚至会被永久关闭店铺。“‘刷单’破坏的是整个电商生态。”阿里搜索产品负责人思函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传统线下,消费者能看到实物,可以通过观察建立信任。而电商平台,大家看不到实物,只能通过信用体系来判断。这也是电商平台的核心价值,一旦刷单破坏了这个体系,后果则不堪设想。”
本文"阿里为何怒告刷单平台,有什么隐秘内幕"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w.com/news/article/22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