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路改名,顺丰的线下门店逐渐从一个向线上导流为目的、以图片展示网上下单为主要形式的怪咖成长为一个面向中高端销售进口实物食品的便利店。
顺丰家微信公众号更名顺丰优选
记者第一时间求证顺丰,顺丰方面称,此次公众号改名与线下实体店“顺丰家”的改名是同步进行,以后线上线下统一品牌叫顺丰优选,代表的就是顺丰商业。
又一次更名
这是顺丰开展线下门店业务以来的第二次改名。
记者了解到,此次改名涉及四个方面:
1.线上所有微博官方帐号、微信公众号均统一为顺丰优选。顺丰方面告诉记者,原来顺丰优选的微信号是订阅号,顺丰家是服务号,现在服务号更改为顺丰优选;原来嘿客、顺丰家的微博帐号弃用。目前,微博已搜不到顺丰家、嘿客的官方帐号,线上品牌方面已完成更名。
2.所有原来线下的顺丰家、嘿客店头招牌统一更改为顺丰优选,该工作到年底完成。新开的线下门店则直接叫顺丰优选。今年9月初,全新改名后的第一家顺丰优选实体店已经在深圳方鼎华庭开业。
据了解,新店70%均为进口食品,以生鲜、水果、进口零食为主,面积约100平米,经营商品数400-500个,全部为实物销售,看上去更像一个以进口商品为主的便利店。
顺丰优选门店委托招商说明
3.新的顺丰优选门店体系采用委托管理模式,即创业者承担房租和人员管理成本,顺丰承担门店的装修和商品,创业者需要交纳30万元的履约保证金,无违约情况下合同期满可全额返还。顺丰方面透露,签约一年起,期满创业者可继续选择续约或退出,保证金全额退还。
顺丰优选的门店招商方案显示,顺丰优选的客户主要面向周边社区消费者、周边餐饮客户、中小企业团购、宴会类团购等。选品主要以全球进口、产地直采商品为主。
在收益方面,顺丰优选实体店的收入主要来自两块,一是商品销售的分成收入,另一块是自快递收发收入。此外,新的顺丰优选门店虽然没有大肆强调线上下单,但保留了向线上引流的功能,通过线上顺丰优选电商平台交易产生的业绩仍然算在门店,收益跟线上分成,分成比例在15%-25%。
记者了解,除了新开的店直接采用委托管理模式外,原来顺丰旗下嘿客+顺丰家约2000多家店也将逐步转型新模式,向全部创业者开放,有不少顺丰员工也对此颇感兴趣。但与店头的更换周期不同,业务的转型并没有设定具体期限。
4.新的顺丰优选还推出了“一小时内送到家”的服务,购物满49元,门店1.5公里范围内,一小时送货上门。
在以上四点新改变外,顺丰优选保留了门店快件收发等原有的其他服务。
战略转变:从服务到销售
2014年上线嘿客,2015年更名顺丰家,到这次更名顺丰优选,随着一路改名,顺丰的线下门店逐渐从一个向线上导流为目的、以图片展示网上下单为主要形式的怪咖成长为一个面向中高端销售进口实物食品的便利店。
背后,是顺丰商业从物流终端服务向商品销售的战略改变。
嘿客最初是以解决物流终端最后一公里而出现的,店面选址集中在快件收发较多的社区附近,提供首发件、自提、衣服试穿等体验和服务,主要目标为提升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同时,店内展示一些商品图片,引导用户在顺丰优选电商平台下单。
2015年嘿客更名顺丰家后,原本黑色的门面、slogan“e网打尽”,变更为与“顺丰优选”统一视觉设计风格的绿色,并且招牌上注明顺丰优选网址,打通了顺丰家和顺丰优选的会员体系,并开始逐渐增加实物展示,产品类目增加了母婴海淘、生鲜。
在此次更名之前,顺丰成立了顺丰商业事业群,着力整合内部资源。线上的顺丰优选,线下的嘿客、顺丰家同属该事业群,曾先后担任顺丰航空CEO、顺丰优选CEO的李东起出任顺丰商业事业群CEO。
这个组织架构拉开了顺丰打通线上线下的帷幕,顺丰家也成为顺丰优选的落地服务店,而不再是一个空想的O2O平台,所售品类也从服饰、3C等五花八门聚焦到顺丰优选的全球直采、母婴海淘、生鲜等食品上。
但顺丰家仍然以社区服务店为主,与嘿客一样不允许当场提货,只能送货上门。并升级了社区服务,提供雨伞充电宝之类的租借服务。主要价值还是向线上引流。
“充分利用门店贴近社区的特点,向线上引流,增强客户黏性,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提升顺丰商业的整合营销势能。此次整合将促进顺丰优选在社区市场、生鲜O2O等方面的发展。”彼时,顺丰商业群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事实上,在流量已经高企的2015年,所有从实体零售转型电商的都尝试了各种通过线下店向线上引流的方式。大润发旗下飞牛网负责人袁彬曾向记者透露,飞牛网的获客成本只有80原,远低于电商平台动辄150左右的获客成本。
顺丰作为一个电商新玩家,通过实体门店引流的思路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如何控制成本?大润发是对原有店流量的转化,不涉及开店成本,但顺丰却要实实在在的开店付房租,仅仅靠快递服务的一点收费显然是无法支撑的。
这种尴尬下,顺丰开始逐渐增加店里的实物销售,增加直接销售,扩大销售和增加用户购买转化,毕竟直接购物走人比扫码还要等物流明显靠谱很多。
记者从顺丰方面了解到,从去年开始,顺丰家的店里已经开始直接销售实物,到更名为顺丰优选的第一家店落地,线下店已经完全以销售为主,不再明显的强调向线上引流,店里也没有明显的引导线上购买的广告。
第一家深圳方鼎华庭顺丰优选便利店
一招巧妙的金蝉脱壳
从展示图片到以销售实物为主,似乎,顺丰的线下店走的越来越重。
业内人士甚至暗讽,顺丰商业一年改一次名的节奏,不过是换马甲掩饰业绩的惨烈。此前顺丰上市借壳的鼎泰新材披露过一分顺丰商业的业绩,事实也确实惨烈。
鼎泰新材5月31日发布的融资公告(修订稿)
鼎泰新材的公告中,顺丰“已剥离业务商业板块”自2013年至2015年亏损分别是1.26亿元、6.14亿元、8.66亿元,相加近亏损16.06亿元。而亏损的原因,报告中称“主要是因为顺丰商业自2014年开始集中铺设线下门店所致”。
而且,顺丰控股有限在出售商贸控股、顺丰电商、顺丰商业100%股权时,转让价仅仅10元、1元、1元,评估公司对顺丰电商和顺丰商业的全部资产评估是-525,460.55元。
这组披露的数据,让顺丰的线下店业务彻底被批评的体无完肤,直接被行业判定为亏了十几个亿的失败案例。
一个不涉及销售的门店尚且亏得惨不忍睹,一个具体销售实物的门店可想而知开店的成本、管理的成本都要高得多,已经启动上市的顺丰如何承载一个无线扩大亏损的项目?
于是,委托管理模式诞生了。
这一模式从经营者收取每个店30万的保证金,有效的缓解了开店的资金压力。同时,由经营者负责房租等成本,招募员工管理等成本,将店铺的经营成本转嫁在经营者身上。顺丰则相当于拥有原本的快递服务、引流功能,还变相增加了供应链的货品销售。
要知道,大润发、拉卡拉等众多企业都曾觊觎给线下零售门店供货,构建针对B端的商品供应链,沉淀商流,从而通过金融服务变现。但苦于小B端的零散不可控,一直难以规模化落地。
没想到的是,最后顺丰却将原本鸡肋的线下门店转型走上了这样一条获取商流的道路。
顺丰方面向记者透露,顺丰优选线下门店的价格与线上电商平台统一,所有的促销、打折也都同步,会员体系、系统、售后都由顺丰优选统一负责。所销售的商品由规定商品和自选商品组成,不同的店面可从顺丰优选的商品库自选一定比例的商品。
更有意思的是,顺丰优选的门店提供一小时到家的配送服务,由店员配送,难道这是顺丰物流的变相的众包之路?
高端进口食品便利店有机会吗?
统一品牌、打通线上线下之后的顺丰优选,线上线下都定位进口生鲜食品,在现有的便利店定位里算独树一帜。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随着网上零售的高速增长,商超的增长异常艰难,关店不断,但便利店却维持了超过10%的增长,成为除网上零售之外另一个良性增长的零售业态。
贝恩公司此前发布的《中国购物者报告》称,小型门店业态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便利店在2015年的销售额增长了13.2%,在全国的渗透率增加了8.5%。而2015年全国网上零售的增长为33.3%。
在日本,便利店的市场份额甚至已经超过超市,比例约为 54%:46%。中国目前这个数字为 8%:92%。
同时,中国的便利店存在大量的夫妻店,专业化、规模化都有待提升,这也是业界普遍看好连锁便利店未来发展的重要原因。
便利店的另一个趋势就是互联网化,如好邻居通过微信开通服务号,提供在线购买。同时还提供其他品牌的在线代售。好邻居创始人陶冶认为,便利店这种业态有非常固定的客群,提供的是即时购买服务,这种独特的业态特点让其具有不可替代性。
但对于顺丰开便利店,众多零售从业者似乎并不看好。
一位连锁零售负责人认为,顺丰做零售的供应链能力和运营能力都不够,而这种能力短期是很难建立的,零售还是需要基因和沉淀。该人士称,与日韩相比中国的便利店密度还不够,便利店整体的业态应该在上升期,只是顺丰却未必做的来。
一位打算加入顺丰优选开店的人士也称,选址和人员招募管理是关键,单店60平米租金1万以内可能成本比较符合。另外顺丰虽然提供一些培训和指导服务,但开店这种事,还是更适合具有零售从业经验的人。
此外,顺丰优选门店的定位意味着,店的选址基本适合开在中高端消费群居的社区,问题是原来定位社区服务的嘿客和顺丰家有多少符合这一定位的?势必又是一项耗时的调整。
本文"顺丰所有线下店将改成“顺丰优选”"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w.com/news/article/18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