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蓬勃发展。同时,监督管理缺乏经验,监管制度不够完善问题凸显。如何既能切实提高国际贸易通关效率,又能保障跨境电商商品质量安全?广东检验检疫局探索在先,行动在前。以“事前备案准入、事中风险监控、事后追溯管理、高效快速通关”为原则构建跨境电商监管模式,实现跨境电商检验检疫监管机制从无到有、从粗到精的转变。优良的营商环境让跨境电商企业如鱼得水。目前,广东局辖区备案跨境电商企业已达1623家,备案商品达363.72万种。今年上半年,在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0.9%的情况下,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增长100%。
实施境外到境内全链条监管
信息技术建设追溯体系”要求,广东检验检疫局深化实施“互联网+质检”行动,打造“智检口岸”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境内外认证机构信息互联、“真知码”数据处理和质量溯源查询系统三大支撑系统,实现跨境电商从境外到境内全链条监管。
通过质量溯源体系,跨境电商企业在境内外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认证,出具原产地证书、品质证书和中文标签预审核证书等质量溯源证书,通过系统导入“智检口岸”;检验检疫机构通过风险评估、采信第三方结果等方式,对进出口商品实施精准监管、快速验放;消费者、企业以及相关监管部门通过系统了解商品全链条溯源信息。整体形成事前“源头可溯、风险可控”,事中“守信便利、去向可查”,事后“违法惩戒、责任可究”的全链条科学监管模式。
广东检验检疫局发挥质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在释放消费潜力、培育对外经济新优势中不断探索经验。据统计,截至2016年7月,该局跨境电商质量溯源平台查询量已超38万次。
打造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全国首个跨境电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首个跨境电商关检“一机双屏双控”,2015年,广东江门口岸一跃成为全国跨境电商出口额最大口岸。
为提升跨境电商贸易便利化水平,广东检验检疫局积极参与跨境电商“单一窗口”建设,推动电商企业、检验检疫和地方政府三方信息的互联互通,不断提高监管服务效能。今年6月30日,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顺利升级为2.0版本,跨境电商功能模块成功上线试运行,在白云机场、黄埔及南沙口岸使用。
在江门创新实施的“单一窗口”按照“建立平台、一点接入、一次申报、关检联办、一点反馈、信息共享”模式建设,实现跨境电商关联方共同参与。在“一机双屏双控”模式下,快件图像、品名、运单号等信息一目了然,关检双方审核比对的同时实施布控操作,根据各自查验需要发出布控指令,系统自动拦截、分拣需要查验的快件,实现关检“同步作业”,通关速度大幅加快。
同时,广东探索实施第三方采信,拓展检测供给。在广州机场口岸,由电商平台企业或其代理企业采取线上购样方式采样,直接送样至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截至2016年6月,共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样品5268批,十余种产品,共检出8批不合格商品。在南沙自贸区,第三方采信与质量追溯体系实现有机结合,持有CNAS认证的境外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质量溯源证书,进口商品可享受绿色通道待遇,其被采信的产品质量信息、数据和物流信息被导入“智检口岸”,形成进口产品“出生证”。
创新监管供给商品分级管理
2016年1月至7月,广东辖区共检出不合格进境跨境电商货物2180批,同比增长118%。依托溯源系统,结合风险管理,广东用创新的理念、改革的办法来推动跨境电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广东检验检疫局构建了“商品质量溯源+企业分类管理+商品分级监测”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建立了跨境电商分级推荐和监管机制、商品分级管理体系。在企业分级分类管理的同时,根据商品风险差别划分商品质量风险分级与检疫风险分级,并按照风险1、2、3级阶梯管理,设立相应的查验比例、监测比例,对不合格商品提高风险级别、提高查验监测比例。对6个月以上未发现不合格的,根据商品种类适当降低查验、监测比例。
在分级分类管理的基础上,配合现场查验、第三方检测、日常监测、质量监督、网上核查多位一体的动态监管,结合商品溯源管理,广东局建立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全流程立体质量管控体系,实现低风险商品快速验放,高风险商品逐步采信第三方结果合格放行,平均通检时间控制在105秒内。保税进境货物检验检疫通关时间由以往的平均2天至3天缩短为3小时以内,商品风险低、企业信誉高的货物实施现场免查验,查验率降低90%。
本文"广东构建全新跨境电商监管体系"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w.com/news/article/18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