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网约车出现价格上涨引发热议,有关网约车的监管讨论愈发激烈。在深圳市政协委员议事厅中,定价、安全、反垄断成为争议焦点。
在定价问题上,有的认为网约车价格已出现乱象,不少网约车司机不愿出车,乘机赚取高价;反对者认为,网约车明码标价,乘客与司机是自愿达成交易。
此外,滴滴调价是否涉嫌垄断也是争议焦点。有的认为如果网约车价格不受监督,必然会形成寡头垄断;有的则认为网约车的出现,正是反垄断。
网约车的安全如何管理也引起争论,有的认为国家已颁布网约车暂行管理办法,对平台、司机有一定约束,地方政府不必再加码,不然会把网约车管死。但反对者认为,平台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管理制度明显不合理,政府需加强管理。
另一个大的争议是网约车数量控制,有的认为网约车数量如果不进行适当控制,尤其外地牌车加入,会让交通更加不堪重负;反对者认为网约车恰好让出行变得更易,数量应由市场来定,不应限制。
如今,距离网约车新政已有一段时间,但有关监管的问题至今仍争论不休,甚至有不少地方政府已开始实施了数量控制、价格监管等措施。
然而,网约车如果规定了数量、价格,且不说与共享经济再无瓜葛,恐怕还将会走上出租车监管的老路。要知道,网约车的兴起,正是由于出租车垄断,导致出租车行业痛点太多,公众才选择用脚投票。
例如,出租车行业在“总量控制”规定下,出租车人均保有率一直在低位徘徊,致使市场供不应求,从而出现打车难现象。
这还只是出租车行业的痛点之一,还有拒载、服务意识薄弱等问题。自网约车诞生后,出租车行业才被迫进行改革。
出租车行业的垄断,还体现在高昂的“份子钱”,使得出租车司机积极性不高,进而加剧乘客打车难问题。
在网约车获得合法身法后,出租车行业也迎来了改革,各地纷纷取消“份子钱”,通过改革调动起出租车司机积极性。
正因此,网约车的监管不能走上出租车的老路,尤其是在补贴逐渐减少后,网约车最终会定位为出租车的补充,大可不必视之如蛇蝎。
本文"网约车监管惹争议,或将走上出租车老路"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w.com/news/article/184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