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易到和腾讯的“撕X”事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起因就是易到发布了一款“专车比价”的应用,而腾讯方面则因其“违反了微信部分规定”而限制了“专车比价”在微信朋友圈的传播。
与以上事件同时发生的,还有被当做专车软件“比价神图”的——各种中学数学应用题“草稿纸”的出现……如下:
简单说以上两张“草稿纸”得出的结论是:1)在一个不知道、且无法核实什么地区的地方,短途Uber便宜、中途滴滴便宜、长途易到便宜;2)在北京,嘀嗒拼车在大多数时候都比滴滴和Uber便宜。
对此,不知大家怎么想,小编觉得,虽说看上去验算过程很科学,但实际上就是得出了几个“然并卵”的结论,只对于平台“炒作”有价值。原因在于:
1)价格:不同地区的不一致,小编坐标上海,打开手机软件一个个核实,没有一个平台上的价格和“草稿纸”上一样;
2)优惠:各平台优惠力度一直在变,如易到的价格以“优惠50%”计算,是因为曾经有过“充100送100”的活动。但目前该活动已变为“充100送50”,,凡是7月1日以后充值的,优惠幅度为33%;
3)计价:为了计算简便、有效果,草稿纸上只包括起步费、里程费、时长费,但其实平台还有i)“长途费”(超过一定里程收取);ii)不同车型的收费;iii)高峰时段加价(加得还不少);iv)司机“远距”接的自动加价。
如果把以上1、2、3等其他所有因素都加入进去,算出来的结论可能还点用,否则再怎么花里胡哨,都是一个“然并卵”。
算了吧,如何做“数学建模”我们就不谈了,谁爱开发这样的程序,自己开发去。作为普通老百姓一枚,嘴仗和噱头咱不爱看,唯一想知道是:这些软件该怎么用,才最实惠?
小编认为,具体步骤非常简单。只要是在每个平台上都尝试使用过几次的人,都可以随便总结出来,如下。
STEP 1
打开高德地图或百度地图,看看堵车or不堵车(尤其高峰时段)。
很堵的话,别犹豫了,直接坐地铁吧——上海5元钱左右几乎可以在市内任意穿行,要说性价比,这个最高。
Ps.部分地铁内空调冷,怕冷的女性备好披肩。
STEP 2
如行程已定好,可提前预约顺风车,如“滴滴顺风车”和“嘀嗒拼车”。
这没啥好算个不停的,只看i)中长途:顺风车的价格约比专车、快车低40%;ii)短途:大家都是个起步价。(易到“充100送100”时除外,可惜现在活动已结束。)
Ps.所谓“顺风车”,就是要“看运气”的意思,有顺不到的风险。否则为啥便宜?
STEP 3
分别打开滴滴、优步和易到,输入目的地、找到“费用估算”。
看显示出的实际价格,看哪个最便宜用哪个就行了……估算价格一般会考虑到里程、时长和优惠券,和最终实际费用差不太多。
Ps.目前易到需要先在平台充值一定的金额,才能享受到优惠。如你薅到了“冲100送100”的羊毛,估算出30元车费就等于15元;如果只薅到了“冲100送50”,那么30元就约等于20元……这里稍需借用计算器。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Step 1一定不能省,也不要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