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知名专车平台Uber的租车界面上增加了“一键开餐”按钮,市民点击可享由专车司机提供的送餐上门服务。记者从Uber佛山了解到,佛山将成为Uber送餐功能的全国首发城市,该项服务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预计将在本月底退出。
Uber佛山总经理许宁介绍,“一键开餐”旨在连接商家资源与优步用户的需求,以优步车为载体,提供外卖服务。该服务瞄准了目前线下送餐存在时间过长、送餐范围受限的痛点,“和传统送餐一对多的服务模式相比,专车司机能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一对一服务,大大缩短了送餐时间。”
避开选择困难症只给5个选项
实际上,Uber在今年3月就已经正式进军美国的外卖市场了。
在美国外卖领域,Uber同样可以说是一个后来者,因为在美国的外卖市场已经有Seamless和GrubHub这些资深老牌玩家了。Uber选择这时进军外卖行业,底气何在呢?
Uber希望Uber司机不仅能拉人,还能拉货,而外卖则是它率先尝试的项目之一。此外Uber还曾尝试过送杂货用品、药物用品等。
事实上,Uber公司已经对自己的外卖服务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测试了。Uber送外卖一事最早可追溯到2014年8月。那时,Uber已经开始在美国小范围试点的UberFRESH,后更名为UberEATS并扩大了试点范围,时至今日已支持包含旧金山、华盛顿、纽约、芝加哥在内的12个城市。今年一月份,UberEats推出了自己的独立应用,当时只支持多伦多一个城市。测试期间,UberEATS的目标是让外卖变得“无比简单”,体现在何处呢?如果用户想避免选择恐惧症并及时收到食物,点进APP中的“立刻送达”按钮就好了,平台将只提供不超过5个选择的菜单,选好后5-10分钟内即可送餐上门。
虽然外卖试点范围越来越大,但外卖种类一直是非常有限的。之所以做这样的限定,Uber本来是想确保自己平台上的外卖既便宜也能快速送外卖上门。不过Uber很快意识到,做外卖服务和打车服务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不断在学习,我们发现UberEats的前景要比打车应用Uber要大得多。大多数使用Uber叫车的人,通常是打开App,叫一辆车,关闭App,在等待司机的到来。相比叫车而言,定外卖则更为情绪化。在订餐的时候,人们一般都会花很长时间在App里浏览菜品的照片、菜单,然后再决定点什么。”UberEats的产品经理Narain这样说道。
Uber总结的外卖经验-用户在午餐时会选择点快餐,这样就不用等太长时间了。因此在午餐的时候向用户提供有限的菜品选择刚好能符合用户的需求。
-晚餐的时间段,用户通常愿意多等一段时间,因为他们这时会希望吃到自己想吃的美食。
-用户不仅希望菜品能够实现多样化,而且还希望在送餐的速度和距离上也能够不同的选择。
外卖市场已成红海送食材与送企业尚待开发
如果说网约车市场如今是3家混战,那么外卖市场亦然,在经历了几轮大规模的烧钱争夺用户之战后,外卖市场已经被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小巨头分食。根据易观2015年12月的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整体市场已被上述3家公司占据了近86%的市场份额。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资方背景来看外卖O2O已经成为BAT的盘中餐,不太可能出现这之外的第四支力量。
当个人用户被补贴和免费教育的差不多的时候,外卖平台开始寻找新的机会。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提供同城即时物流配送、食材供应等服务;另一种是搭建面向企业商户的系统。
有数据显示,餐饮业市场食材采购规模达8000亿元,与互联网餐饮外卖交易的457亿元(2015年)相比,食材采购市场显得不可忽视。在这一领域,除了已有的美菜、链农这样的运营平台之外,饿了么、美团外卖等外卖平台也开始发力。
此外,一些无力于继续跟进补贴、并且看到企业市场潜力的外卖平台开始专注于B端市场——企业。“依托直营模式,提供专业短距离即时配送服务。旨在帮助本地商户、行业伙伴完成O2O服务的闭环。”
一个典型案例是2011年成立的美餐网。应该说,美餐网是最早进入外卖领域的公司之一,2012年开始发展个人订餐业务,当时就已经尝试开始承接部门企业的客户。当时,地处中国传媒大学附近的一家公司提出送餐服务的需求,它们希望为员工提供工作日午餐,却一直找不到满意的送餐公司,这家公司代表了外卖市场另一部分尚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于是每餐团队开始进行摸索和尝试。
再加上彼时的外卖市场进入到胶着的补贴大战,于是美餐网将企业作为自己的目标受众。美餐网早期投资者王啸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在中国to B的项目不是很多。“国内的投资机构很多喜欢跟风,例如一旦出现O2O热就会蜂拥而至。而一些to B的项目业务形态还不错,但因为市场不成熟,导致很多人不愿意投。”
不过在未来to B的项目会慢慢多起来,例如在美国to B的项目已经占到三分之二的比例。而这种现象在O2O行业已经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