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物上可能有假货,一般消费者可能都遇到过。但是你要买一件仿品,结果来了“真品”,你可能会很高兴。但是有一样东西,你要是真的买了,一旦变成了真的,真的就有可能坐牢,而且可能是无期徒刑。
你可能不信。怎么会这样呢。请看下面一个案例:
一名19岁少年因网购24支仿真枪被判无期徒刑。上诉后被上级人民法院驳回、维持无期徒刑原判。这名19岁少年却可能因此在牢狱中度过一生。原来这名少年从台湾邮购了玩具枪,其中有20多支枪被鉴定为“真枪”。
再来看一个案例:贾某是一家国企的经理,在单位里表现不错,正准备积极入党。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一个爱好,让他触犯了法律。民警在贾某家中查获了4支枪状物,其中三支为枪支。其中的一把枪,是贾某上高二时,从淘宝上购买的,“花了400元,回来没玩过,就放在床头柜里,没事看看。”
所以,法案之声提醒大家,仿真枪不要乱买,说不定就是真枪。万一买了两支仿真枪,最后被鉴定成了真枪,原本是“玩玩”的小事,突然间就升格为“犯法”的大事。你哭都来不及。
这两起案例,告诉大家,网络购物也但存在着诸多陷阱。另外,近些年来,关于网络上大肆兜售仿真枪、假币等法律禁止物品的情况也是司空见惯,这势必会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必须严刑重罚,否则枪支泛滥不可收拾。
法案之声和大家一起学习相关法律规定:《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买卖枪支弹药,就是指违反法律规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许可,私自购买或者销售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
《枪支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本法所称枪支,是指以火药或者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属弹丸或者其他物质,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丧失知觉的各种枪支。
我国枪支认定标准在2010年曾有过调整。根据现行标准,枪口比动能≤0.16焦耳/平方厘米的,为玩具枪;枪口比动能≥1.8焦耳/平方厘米的,为枪支;介于二者之间的,为仿真枪。形象一点说,使用塑料弹的仿真枪,只要能在近距离双面击穿铝制可乐罐,它的弹丸动能就已经在2焦耳以上,很有可能被认定为“枪支”。
卖仿真枪或追刑责
买卖仿真枪是否合法?新华律师事务所的连晏杰律师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有明确规定:禁止制造、销售仿真枪。违法者将被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责。
连律师还说,我国禁止的是仿真枪的制造和销售行为,虽然没有限制购买,但如果买仿真枪的人将此用于犯罪活动,那也同样构成犯罪。一些军事迷买仿真枪后对其进行改造,使其威力大增,或买回的仿真枪本身就极具杀伤力,那么这类仿真枪可能被归为枪支。
连律师解释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是不是枪支主要看射击时的枪口动能,若一旦归为枪支,则任何人都不得持有;而仿真枪具有一定的威力,因此强烈建议市民不要购买,以免触犯法律,构成犯罪。
你还在玩仿真枪吗?不要试图打擦边球,真的随时涉嫌犯罪。远离才是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