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BAT的商业格局基本已经形成,固守着各自的传统优势,同时又在社交、地图、旅游、金融、汽车市场等领域你争我抢,最终,百度成为了基于物联网的大商业,腾讯成为了基于社交体系的大商业,阿里则形成了基于生态环境的大商业。不过,三足鼎立的格局只是出现在互联网的圈子里,外围和内在的切入点还是非常多的。正如有句快被说烂的话叫"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但是有个前提是,风口在哪里?
以自营电商崛起的京东,不仅在最初被看衰的自营电商的发展中没有消失,反而弯道超车,熬了十年先于阿里成功上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绩?因为京东的生态布局,几乎站在了所有风口上。
一、移动电商的风口
从2014年的数据来看,双十一当天阿里移动端交易占比42.8%,京东全年移动端交易占比超过50%,基于本地生活服务的美团移动端交易额占比更是高达90%。可以说,移动电商到来的速度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期,而京东在移动端的优势,也是其他企业短时间无法追赶的,因为其深耕多年的自采体系和自建物流,加上移动入口:京东移动客户端、微信、手机QQ及微店(包括京东微店和拍拍微店),使得京东在移动端的布局,抢占移动端去中心化的先机更加的从容淡定。
一方面,基于移动端高频率的商品更新的特点,京东成熟的自采体系和自建物流能够保证商品数量和品质以及优质的配送服务,这一点是符合碎片化购物的移动端特点的;其次,京东联合万家便利店,实际上搭建
了O2O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的媒介;另外,京东与腾讯的联姻,占据了手Q,微信等流量入口,把用户从PC端向移动端引流,并通过微信小众圈子裂变式的互动传播效应,扩展了数量可观的新的移动用户群体。
二、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的风口
传统品牌商在线下如鱼得水,为什么到了线上脚步如此缓慢?其一是传统思维的转型障碍,其二是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支持传统品牌商,其三是传统产业的软硬件不匹配线上的玩法, 而京东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构建起独挡一面的B2C平台,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是很关键的一步。首先,京东实现了传统产业的软件系统升级,比如ERP、CRM等都需要智能化的改造,这种智能化是依靠数据来改造的,京东庞大的用户群体和销售数据足可以支撑;其次,仓储系统是京东比较牛逼的一块,京东的自采体系能够清楚的掌控商品的品质和库存数量,也就意味着京东能够掌握从进货到配送、服务的完整电商产业链数据;并且,除了仓储管理系统,智能化改造还涉及到硬件方面,比如要改进扫描仪、入库设备、捡货设备、货架等等,这都是传统产业基于软件改造的硬件改进部分。
可以说,京东的B2C自营电商走了一条沉重且稳健的发展路径,打破了传统品牌商的局限。
三、互联网金融野蛮创新的风口
BAT之所以成为互联网寡头,单是平台已经远远不够,能否跳出电商狭隘的格局,构建基于多样化、多品类的商家需求和多终端需求的生态,是京东在思考的。
京东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不断尝试创新,就是打破纯电商格局的尝试。在上市之前,京东的互联网金融基本属于战略防御,宣传为主点到为止,直到临近上市,才单独分出京东金融集团,从开放平台的供应链金融开始到京东白条、京东理财、网银在线、众筹业务等,虽然成绩并不显著,但能够感受到的是,京东将互联网金融业务摆在了非常高的战略性位置。
综上所述,京东在生态构建的布局上,可以说是占据了所有的风口。感性的来讲,京东的战略,一个是符合互联网的思维,专注的做好一件事,想太多反而做不好,这点主要体现在京东自建物流体系上;另一个是京东在有了核心竞争力以后,占据各个风口广撒网,就好比做互联网产品,第一次打不中再来,做互联网产品你要做的是机关枪而不是大炮。理性的来讲,京东在熬了十年后成功上市,300多亿美元的市值不算多但也有足够的实力去上演第四极的突围。并且,面对传统BAT过度开采的市场,京东依靠自营体系,以核心竞争力突围,站在各个风口要塞,不骄不躁,扎实而稳健的寻找风口,离下一个巨头的出现只是时间的问题了,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