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试独立评分系统
为了打击卖家违规刷评的乱象,俄罗斯电商巨头Wildberries出手了。
近日,Wildberries正测试一种新的产品评级系统,部分用户将会看到对每件商品的单独评分,而不是针对整个产品卡的总体评分。打个比方,如果产品卡包含昂贵的小工具和便宜的配件,那么每件产品的评级将分别显示。
而在此前产品卡单一评分的规则下,一些卖家会钻漏洞“操纵评级”,将新产品附加到热卖的卡片上,从而自动获得高评级,这样一来,买家很难获取产品的真实评分。而通过新评级系统,能提高产品评论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不过该系统目前仅针对部分用户进行测试,具体要看测试结果如何,Wildberries再决定是否向所有用户推出该功能。
事实上,产品评级对于卖家来说至关重要,那些评级高的产品往往拥有更多曝光量,也更容易获得用户的青睐。商人们从不做赔本的买卖,Wildberries此举并非心血来潮。
在推出新评级系统之前,Wildberries&Russ联合公司研究中心曾进行过一项关于“对影响用户在市场上购买商品时决策的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产品评级仅次于评论(79%)和价格(64%),位列第三,有46%的受访者关注这一点。
借助新评级系统,不仅能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还能规范平台发展秩序,对于Wildberries来说无疑是利好的。
2、严抓严打违规行为
说实话,钻评级系统漏洞这种违规刷分的方式还算不上什么“高明”手段,在打击违规刷评这件事上,想必没有人比亚马逊更有发言权。
在2021年5月那种令跨境人闻风丧胆的“封号潮”中,亚马逊为了打击虚假评论等卖货乱象,直接封禁多家店铺并冻结卖家资金。然而即便是再硬的手段,也拦不住那些没有底线的人。
一些卖家通过明信片、操纵网络水军、删除差评等行为继续违规刷评,例如常见的“明信片索评”是给买家线下单独邮寄索评卡,如果买家成功留评就会获得返来的礼品卡。这种方式下的评论非常自然真实,且留评率达到10%-15%。
不过亚马逊也不是吃素的,这些违规操作依然逃不过它的手心。此前有多名卖家表示自己的好几个店铺都收到了账户停用警告信,原因则针对性指向了通过线下明信片联系买家的行为。另外,亚马逊还成功起诉了一批刷单公司,可见打击力度之大。
除了电商平台严打虚假评论外,各大电商市场也在收紧监管政策。去年8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宣布,禁止电商平台以及其他互联网企业制造、购买或销售虚假评论,违者每次最高面临高达5万美元的罚款。
总的来说,违规刷评的操作不可取,卖家切莫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长远发展。要想让产品评分评级高,还得从产品本身以及服务等多方面下功夫。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