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闲鱼调整服务费,加大对职业卖家的限制
闲鱼对职业卖家下手了。
最近,闲鱼宣布调整手机品类的软件服务费规则。简单说,就是如果你一年内在闲鱼上卖出的手机超过6部,满足“品类门槛”费用后,就不会再叠加“基础门槛”费用了,仅按照品类门槛收费。
这个新规定从4月1日开始实施,到4月10日会完全覆盖所有用户。具体调整内容如下图所示:
从规则调整的核心逻辑来看,闲鱼调整对手机品类的收费门槛实质上是提高了对高频卖家(如职业贩子)的约束,但对低频卖家影响不大。
据了解,闲鱼软件服务费分为基础软件服务费、软件服务费两大部分,其中基础软件服务费以所有闲鱼卖家每笔订单成交额为基数收取0.6%;
而软件服务费则是针对达到特定收费门槛的部分卖方另行收取的服务费用,其中就包括基础门槛,即月成交订单超10件且累计成交额超1万元。达到基础门槛后,超出部分的订单按成交额的1%收费。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闲鱼新增调整的手机品类门槛服务费:当个自然年内手机品类累计成交订单数量>6笔,超出订单每笔收取实际成交额的1%。
规则变更后,同一笔订单同时满足软件服务费基础门槛和品类门槛,仅会按品类门槛收取软件服务费。
这或许意味着,出售手机的闲鱼职业卖家的交易成本更高了。有位博主指出,以往订单数大于10件且累计金额超过1万元才收取1%,现在给手机单独加了品类规则后,只要超过6笔不看金额,就收1%。
这项规则对于经常出闲置手机的卖家或机贩子并不友好,但对于交易次数少的普通用户影响不大。
显然,这一回,闲鱼加大了对职业卖家的限制。要知道,闲鱼作为二手电商,最初定位于C2C(个人对个人)的闲置交易社区,强调“真实个人卖家”和“非商业化”属性。
然而,职业卖家利用闲鱼低门槛条件大量上架全新商品或批量倒卖行为,甚至伪装成个人卖家,破坏了平台原有的C2C生态,损害了普通用户的交易体验。
如今,通过调整卖家服务费高频交易,平台旨在过滤职业卖家,回归“真实闲置交易”的初衷,提高个人用户交易体验。
2、闲鱼严管职业卖家
不过,从上述规则调整来看,闲鱼并不是把职业卖家完全排除在平台之外,而是将其作为平台生态的补充,借此为闲鱼带来更丰富的产品和更多的GMV。
从近几年的动作看,我们会发现,闲鱼在职业卖家和个人用户之间“反复纠结”。
上线之初,闲鱼就定位为C2C二手交易平台,为个人用户服务。创始人谌伟业(花名:处端)曾对外描述,“闲鱼就是金庸世界里的风陵渡口,一个人人都可以敞开心扉,没有拘束,自由自在交易自己的一切的集市”。
然而,随着近几年掌舵人的接连变换,闲鱼的战略定位也同时改变,更能接纳和支持职业卖家涌入平台。不过,闲鱼对职业卖家的管理也较为严格,并且随形势变化加强整顿。
2019年7月,原淘宝直播及内容生态事业部资深总监陈镭(花名:闻仲)接替谌伟业,成为闲鱼新的掌舵人。在陈镭的带领下,闲鱼的C2C模式演变到C2X模式。
按照陈镭的说法,X代表的是一种多元的闲置交易路径,用户的东西可以流动到C(消费者)、B(商家)、甚至S(服务商)端。
此后,涌向闲鱼的服务商、中小商家越来越多,闲鱼还为商家提供相关的扶持资源。比如那一年推出的“闲鱼优品”频道,允许经过平台认证、有资质的商家在该频道内发布商品。
第二年,靳科(花名:唐宋)取代陈镭,成为闲鱼的第三任CEO。他将专业卖家服务升为闲鱼业务板块中的重要一环,并推出了“闲管家”“鱼小铺”等工具帮助职业卖家专业化运营。
此后,职业卖家仍然是闲鱼生态的一个重要补充,不过,从近两年的动作看,闲鱼对职业卖家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比如,2023年6月,闲鱼开始对高频且高额交易的卖家收取软件服务费。用户当月成交订单数超过10笔,且累计成交金额超过10000元,超额部分将被按照每笔订单实际成交额的1%收取服务费。
这意味着,高频交易的职业卖家,在闲鱼的交易成本增加了。
再联系到这次调整手机品类服务费,都是为了降低职业卖家泛滥对个人用户的不利影响。
更何况,如今闲鱼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6亿的规模,平台更需要为个人用户营造一个更良好的闲鱼社区氛围,进而增强用户粘性。
去年年底,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2024中国互联网核心趋势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闲鱼MAU(月度活跃用户数)为1.81亿,同比增长19.19%,荣登“APP用户规模增长Top榜”前五。
QuestMobile在另一份报告中显示,凭借日渐走高的渗透率,闲鱼成为最受年轻人喜爱的主流电商平台。
随着用户规模和流量突飞猛进,闲鱼需要进行新的战略调整。
3月初,据虎嗅独家获悉,闲鱼总裁季山透露,2025年,闲鱼的战略目标会基于用户和收入两个维度谋求增长,2025年收入将成为闲鱼团队的重点之一。同时在季山看来,AI帮卖服务将是2025年闲鱼的战略级项目。
显然,今年闲鱼将加大商业化力度,并致力于扩大用户基数,提高用户活跃度,以及提升用户满意度。
而闲鱼通过调整服务费门槛,可以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
3、闲鱼要在线下“挖矿”
在以盈利和赚钱为目标的形式下,闲鱼正在努力寻找商业化变现方式。就在大家以为闲鱼会在线上做出什么调整时,没想到闲鱼竟然把目光放到了线下市场。
早在去年1月28日,首家闲鱼循环商店就在杭州正式开业迎客,该门店是闲鱼APP同名首次落地线下的全品类二手实体店,提供全品类闲置寄卖服务。它以社区店形式为主,服务社区周边两公里乃至本地同城的消费者。
紧接着同年6月,上海徐汇万科循环商店也正式开业,一年多的时间,闲鱼循环商店从杭州扩展到了上海、成都、南京等全国多个城市。
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在杭州、上海、成都、南京等地开设了多家门店。据悉,闲鱼的线下循环商店有多种模式,比如社区店、城市中心店、“1+N+2”模式,即1个循环商店中心场,N个循环站,2大循环市集协同的模式。
“社区店凭借其便捷性吸引了大量店铺周边5公里范围内居民前来寄卖商品,平均每月能有上千件商品进入社区店内;城市中心店,依托商圈稳定的人流带来了闲置物品更高效率的循环流通;而围绕中心店定期展开的循环集市,则起到了绿色循环理念教育、生活方式培养的作用。”闲鱼副总裁循环商店负责人李世杰曾谈到。
目前来看,闲鱼线下循环商店已经实现了初步扩张。未来,线下业务又为闲鱼商业化进程带来多大的助益,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