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春季,阿里巴巴计划在日本推出移动支付服务,面向日本用户提供专门的“支付宝”平台,并表示在3年内赢得1千万用户。这一计划意味着支付宝在发达国家开始实施本土化策略。尽管支付宝出海的经历已经足够丰富,并且在日本也有了众多的合作商铺,但主要面对的是中国游客,遇到的推广等难题与真正的本土化并不能同日而语。
目前在日本,支付宝已经有了罗森便利店、百货商场等3万家店铺接入,主要面对中国游客。明年上线的日版支付宝将以合作商铺为中心,到2017年底,计划合作的商铺增加至约5万家。除了结算功能,与生活相关的服务比如电影票预订购买等功能也会上线。在技术上,新服务是利用店铺生成、或消费者的智能手机App显示的QR码进行结算。
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3小时左右,居世界第二位,由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的高频使用率,中国用户越来越离不开智能手机。而日本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在两小时左右,虽然与中国不相上下,但是他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主要源于打游戏和社交,二维码支付扫码、互联网金融理财、移动互联O2O等在日本的智能手机上很少见。
根据日本银行6月发表的报告称,手机移动支付在日本的利用率仅为6.0%。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的老龄化和少子化程度加剧,由于缺乏创新活力,日本许多用户对较为先进的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等接受度不高。同时也有担心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此次阿里巴巴宣布在日本开通支付服务,就有日媒对隐私风险表示担忧。
此外,日本绝大多数销售行业延续着最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行业服务文化渗透到消费的每个细节,诸如结算找零或者刷卡后递还的行为,也成为服务文化的一环,使用电子支付则减少了服务人员与顾客之间的这种互动。消费者已经趋于固化的消费习惯和商家难以转变的行业习惯,使得目前日本的现金支付仍占比80%。不过,日本政府已经树立了目标,即到2027年将非现金结算比例提高到40%。
尽管日本市场存在较大难题,阿里巴巴依旧认为,以现金结算为主流的日本市场增长余地巨大。据悉,除了在日本开通类似支付宝的本土化移动支付平台,阿里巴巴还制定了新战略,准备在中日两国都能自由结算,以扩大用户数量。